期刊简介
《中华精神科杂志》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疾病专业性学术刊物,报道有关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基础理论方面新的或更深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反映我国精神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主要以广大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本刊实行同行审稿制。 本刊是国内核心期刊之一,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录用。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审读优秀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精品期刊、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等。影响因子连续多年在国内精神科学术期刊内排名领先。 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病例报告、临床病理(例)讨论、新技术、新理论、学术会议纪要、指南、方案和标准、学术讨论、综述、讲座、专题笔谈、国内外学术动态以及学术活动消息等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本刊64页,单价25元。统一刊号CN11-3661/R,邮发代号2-69。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精神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661/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61/R
邮发代号: 2-6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华精神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3661/R
- 国内刊号:11-366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
- 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精神科杂志》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疾病专业性学术刊物,报道有关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基础理论方面新的或更深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反映我国精神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主要以广大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本刊实行同行审稿制。 本刊是国内核心期刊之一,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录用。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审读优秀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精品期刊、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等。影响因子连续多年在国内精神科学术期刊内排名领先。 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病例报告、临床病理(例)讨论、新技术、新理论、学术会议纪要、指南、方案和标准、学术讨论、综述、讲座、专题笔谈、国内外学术动态以及学术活动消息等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本刊64页,单价25元。统一刊号CN11-3661/R,邮发代号2-69。
1. 基本要求:文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逻辑性,有理论或实践意义。文字务求精炼、通顺,数字准确无误。论著类稿件一般不超过5 000字(包括英文题名、工作单位和汉语拼音书写的作者姓名)。临床病理(例)讨论、会议纪要、综述、讲座等可视情况而定。
2. 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在20个汉字以内为宜,不用缩写,最好不设副标题。中英文文题应一致。
3. 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改动。作者单位名称(必须列出科室)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首页左下方。通信作者应列出其姓名、邮政编码、单位(Email地址)。作者应具备下列条件:(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4)除了负责本人的研究贡献外,同意对研究工作各方面的诚信问题负责。以上4条均需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及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不宜列为作者。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本刊发表的函件。集体署名的论文,于文题下列署名单位,于文末列整理者姓名,并在论文首页脚注列出通信作者的有关信息。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组成员姓名,并在首页脚注列出通信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Email地址)。作者署名有争议或投稿后申请变更作者顺序者,需出示单位证明及全部作者签名的作者贡献说明。
4.摘要: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应为四段式结构摘要,冠以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统计学数据)、结论(Conclusions)小标题。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中英文内容须一致,中文摘要可简略些,英文摘要则相对具体些。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和名首字母大写)、单位名称(具体到科室)、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应列出所有作者姓名;不属同一单位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第一作者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例如:Su Liang*, Liang Shiqiao,Cai Yiyun, Xu Yifeng, Wang Liwei , Shi Shenxun.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40, China。有通信作者时,在单位名称后另起一行,以“Corresponding author:”字样开头,注明通信作者的姓名和Email地址,例如:Corresponding author: Su Liang, Email: lsu@fuadn.edu.cn。
5.关键词:中、英文摘要下另行列出2~5个关键词。关键词的标引应针对文章所研究的重点内容。请尽量从最新版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db=mesh)中选取。应特别注意首标关键词的选用,该词应反映全文最主要的内容;切勿将副主题词当作关键词列出。未被词表收录的词(自由词),必要时可作为关键词使用,但排序应在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亦以MeSH为准,一般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英文关键词(或词组)的首字母大写,各词汇间用“;”分隔。
6.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注拉丁文名称。文内尽量少用(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缩略语。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如:DNA、RNA、HBsAg、PCR、CT、WBC等。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在文中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外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不要使用临床口头简称。西文缩略语不得拆开转行。
7. 图表:每幅图(表)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如全文只有1幅图或表时,则写作图1或表1。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本刊采用三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图片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一般为JPG、TIF、EPS格式,数码照片的图像分辨率应在300 dpi或以上,总像素要在150万像素或以上。影像图周围应去掉文字,森林图另附word文档,图中箭头另纸标注,森林图重点标目词宜用中文表述。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
8. 计量单位:执行GB 3100/3101/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书写规则,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血压计量单位可以使用毫米汞柱(mmHg),但在文中首次使用时应注明mmHg与kPa的换算系数(1 mmHg=0.133 kPa)。人体的血药浓度测定,同人体其他检测值一样,分母用L,不用ml或dl。单位符号可以与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人、台、次等)的汉字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如:次/min。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不能多于1条,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参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单位。当参量与其公差的单位相同时,单位可以只写一次,即加圆括号将数值组合,置共同的单位符号于全部数值之后。例如:“75 ng/L±18 ng/L”可以写作“(75±18) ng/L”。正文中时间的表达,凡前面带有具体数据者应采用d、h、min、s,而不用天、小时、分钟、秒。表示离心加速作用时,应以重力加速度(g)的倍数形式表达。例如:6 000×g离心10 min。或者在给出离心机转速的同时给出离心半径。例如:离心半径8 cm,12 000 r/min离心10 min。
9. 数字:执行GB/T 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的分节采用从小数点起向左和向右每三位数字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如“1,329.476,5”应写成“1 329.476 5”。但在文字表达中,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书写百分数范围,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30%,不要写成5~30%。书写百分数的公差,中心值与公差用圆括号括起,其后写“%”,如:“(65±2)%”。不得写作“65±2%”。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而不写成4×3×5 cm3。
数值的修约规则参照GB/T 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为5,而右面无数字或皆为0时,若保留的末位数字为奇数(1,3,5,7,9)则进一,为偶数(2,4,6,8,0)则舍弃。如1.050,修约间隔为0.1,修约值为1.0;又如0.350,修约间隔为0.1,修约值为0.4。
同一指标数字的有效位数要一致。对以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的数据,要考虑个体的变异,一般按标准差的1/3来确定保留的有效位数。如(3.6±0.42)kg,标准差的1/3为0.14,有效位数在小数点后1位,故应取小数点后1位,即(3.6±0.4)kg;又如(8.6±0.27) cm,标准差的1/3为0.09,有效位数在小数点后2位,故应取小数点后2位,即(8.61±0.27)cm。百分数的有效位数要以分母确定:分母<10,不用百分数表示,宜用分数表示,如5/7;分母10~99,百分数到个位,如57%;分母100~999,百分数到小数点后1位,如57.0%;余类推。
10. 统计学方法:研究性论文应写明研究设计和统计学方法。按GB/T 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统计学符号均用斜体。研究设计:应说明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例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0.05(P<0.01)时,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应说对比组之间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F=6.79等);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选用 P>0.05、P<0.05、P<0.01三种表达方式即可满足需要,无需再细分为P<0.001或P<0.0001。当涉及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和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给出95%可信区间。
11. 参考文献:基本按照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要求执行,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参考文献在正文中首次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遇序号连续时,用连字符“-”连接起讫序号),并按引用先后顺序排列于文末。只有1条参考文献时,序号写为1。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姓名按姓前名后书写,同一文献3名及以下者全部列出,3名以上者只列前3名,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如西文加“,et al”日文加“,他”)。题名后请标注文献类型标志。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年连续编码的期刊须著录期号。每条参考文献均需著录起止页。如有doi号须著录在该条文献最后。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
中华精神科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精神科杂志发文量
中华精神科杂志总被引频次
-
囤积障碍的研究进展
囤积行为(hoarding)一直被认为是强迫症或者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一个症状.近年来,一些研究者提出,如果只把囤积行为作为精神疾病的一个症状而不进行进一步区分,不能有效地指导治疗和干预[1/.有证据显示,囤积行为作为囤积障碍(hoardingdisorder)的主要外在表现,在病理学等方面不是强迫症的一个亚型[2-4],在DSM-5中,强迫及相关障碍作为一个独立章节列出,囤积障碍也与强迫症等成为并列......
作者:杨海燕;史战明;周建初 刊期: 2017- 02
-
精神分裂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亚成分波幅的变化
为阐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心理机制,我们采用了较严格的年龄、性别匹配标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人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听觉P3a、P3b亚成分进行研究.......
作者:王彦芳;王红星;白培深;段慧君 刊期: 2003- 04
-
以精神异常为首发症状的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一例
患者男,66岁.因思维迟钝,易激怒5d,于2011年3月7日入潍坊市寒亭区人民医院治疗.患者于5d前出现突发性思维迟钝,脾气暴躁,略有不顺心就出现攻击行为,在院外未行任何诊治.既往身体健康,平素性格内向.体格检查无异常.精神检查:神志清晰,反应迟钝,定向力、记忆力下降,计算力、判断力正常,未见怪异动作,简易智能状态测试(MMSE)评分15分.头颅核磁共振(MRI)示胼胝体见片状长T1和长T2信号,......
作者:丁静;李艳杰;逄锦晶 刊期: 2012- 01
-
抑郁症未来的研究方向
迄今为止,尽管在抑郁症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优化治疗和个体化治疗这两大关键领域上仍然存在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1-2].因而在下述领域需要开展深入研究.一、概述为达到个体化治疗,甚至在未来的某一天实现对抑郁症的预防,我们就必须了解抑郁症的致病因素.在不远的将来,科学研究将会重点关注与特定治疗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有关的预测因素.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理学、人格特征、个体经历、共病状态和抑......
作者:王刚;马辛 刊期: 2013- 02
-
大脑执行功能障碍与相关疾病
随着多种脑功能检测手段的出现及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神经科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已跳出感觉和运动功能的传统范围,开始注重脑的高级认知功能,并将之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其中,注意、学习记忆和语言等认知功能障碍已为多数临床医学家所熟悉,但对执行功能(executivefunctions)障碍的认识还处于开始阶段.......
作者:杨炯炯;周晓林;陈煊之 刊期: 2002- 02
-
伴与不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Tourette综合征患儿P300的对照研究
为探讨伴与不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Tourette(TS)综合征听觉P300的特征,我们进行了以下研究.......
作者:朱焱;吴大兴;苏林雁;姚树桥;周明 刊期: 2004- 02
-
中国大陆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奥氮平治疗引起体质量增加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中国大陆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奥氮平治疗期间体质量增加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事后分析方法,对1项多国家及地区关于奥氮平治疗的观察性研究中国大陆地区3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奥氮平治疗6个月,中国大陆地区患者平均体质量增加(4.5±4.0)kg,145例(47.2%)患者出现有临床意义的体质量增加(CSWG);其中,94例(29.6%)患者在治疗2个月后出现早期CSWG,其6个......
作者:昂秋青;唐济生;赵靖平;胡建;江开达;李惠春;李鸣;王刚;王高华;谢世平;杨甫德;张晋碚;Pritibha Singh;Susanna Holt;Tamás Treuer 刊期: 2011- 03
-
儿童双相障碍住院患者诊断稳定性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双相障碍住院患者诊断稳定性及相关因素.方法对北京安定医院2007年7月至2012年6月出院时年龄<18岁、入院时或出院时曾经诊断双相障碍患者的诊断稳定性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向前条件”方法进行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5年间曾诊断为双相障碍患者共342例,总住院次数400次,共有800项诊断(包括入院诊断和出院诊断);342例患者双相障碍诊断的总体一致率为66......
作者:戚艳杰;郑毅;何凡;张浚;贾军朴 刊期: 2013- 05
-
奎硫平致儿童不完全性麻痹性肠梗阻一例
患者女,14岁.2009年5月27日无诱因起病,表现为自言自语、呆木、凭空闻声、失眠.2009年7月1日到重庆市江津区精神康复院住院治疗,入院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精神检查:意识清,定向力好,情感倒错,面部表情呆滞,无眼神,思维语言散乱,注意力涣散,引出关系被害妄想和幻听、幻视,社会功能缺失,无自知力.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Ⅲ)诊断标准,诊断为......
作者:刘昊 刊期: 2010- 02
-
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干预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适合中国农村特色的心理教育性家庭干预的特点、方式及效果.方法在成都市新津县农村以乡为单位,将3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心理教育性家庭干预+药物治疗(Haloperidol针剂50~125mg/月,或五氟利多20mg/1~2周),126例]、药物组(单用相同药物治疗,103例)及对照组(无任何干预,97例).家庭干预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对患者及其家属以家庭访视(每个月1次,共9次)......
作者:冉茂盛;向孟泽;黄明生;单友荷;郭兰婷;李斯干;刘宗仁;陈丽云;万云 刊期: 2001- 02
动态资讯More >
- 1 影像基因组学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 2 矛盾性失眠患者日间觉醒程度及与相关睡眠指标的关系
- 3 氨磺必利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 4 精神分裂症神经调节素1基因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相关性研究
- 5 应重视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的感受
- 6 精神分裂症患者改良电休克治疗并发癫痫持续状态一例
- 7 北京市抑郁症的患病率调查
- 8 Kleine-Levin综合征患者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检查一例
- 9 对精神医学人体研究中知情同意的研究进展
- 10 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在吗啡依赖及戒断大鼠脑区的表达
- 11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难度认知任务下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 12 抑郁首次发病患者在九盒迷宫试验中记忆能力的改变
- 13 5-羟色胺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发病及抗抑郁治疗关系的研究进展
- 14 双相谱系障碍研究进展
- 15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2005年精神疾病临床诊疗学术会议征文
- 16 ICD-11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在中国的工作进展
- 17 国产奎硫平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
- 18 左眶额皮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强迫症的初步研究
- 19 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DISC1基因rs821597多态性与神经系统软体征的相关分析
- 20 上海市非毕业班中学生7978名焦虑障碍筛查及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