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精神科杂志》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疾病专业性学术刊物,报道有关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基础理论方面新的或更深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反映我国精神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主要以广大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本刊实行同行审稿制。 本刊是国内核心期刊之一,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录用。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审读优秀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精品期刊、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等。影响因子连续多年在国内精神科学术期刊内排名领先。 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病例报告、临床病理(例)讨论、新技术、新理论、学术会议纪要、指南、方案和标准、学术讨论、综述、讲座、专题笔谈、国内外学术动态以及学术活动消息等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本刊64页,单价25元。统一刊号CN11-3661/R,邮发代号2-69。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精神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661/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61/R

邮发代号: 2-6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精神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精神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3661/R
  • 国内刊号:11-366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精神科杂志2003年第4期文章
  • 氯氮平和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氯氮平和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6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氯氮平治疗(34例,氯氮平组)和利培酮治疗(34例,利培酮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周末做糖耐量试验,测定空腹胰岛素、C肽、甘油三酯、胆固醇、瘦素,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共观察4周.结果治疗第4周末,氯氮平组餐后1h、2h的血糖值[分别为(......

    作者:郑一瑾;王高华;程自立;臧德馨;王惠玲;吕明春 刊期: 2003- 04

  • 多巴胺D3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初发期患者抗精神病药疗效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多巴胺D3受体(DRD3)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初发期患者精神症状严重度和抗精神病药疗效是否相关.方法对109例精神分裂症初发期患者分别进行利培酮治疗[43例,3~5mg/d,平均(4.0±0.5)mg/d]和氯丙嗪治疗[66例,150~600mg/d,平均(339±87)mg/d],疗程10周.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其中108例患者(男52例,女56例)DRD3基......

    作者:姚志剑;张志珺;孙静;陈建芳;朱荣鑫;姚辉;侯钢;张心保 刊期: 2003- 04

  • 家庭暴力与抑郁症患者自杀的相关研究

    目的研究家庭暴力与抑郁症自杀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家庭暴力调查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72例抑郁症患者(有家庭暴力组38例,无家庭暴力组34例)进行评定和比较;将自杀程度分为轻度(偶尔有自杀想法)、中度(频繁有自杀想法)和重度(自杀未遂).结果(1)家庭暴力与频繁有自杀想法[比值比(OR)=11.333,χ2=9.528,P=0.0......

    作者:邹韶红;张亚林;党海红;黄国平 刊期: 2003- 04

  • 江西省抑郁症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江西省抑郁症的患病率.方法资料来自江西省11个地市的样本,年龄≥15岁的城区和农村常住居民,共15939人.使用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和专门设计的社会人口学调查表,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的诊断标准.结果(1)11个地市抑郁症时点患病率为0.95%,总患病率为1.15%[95%的可信区间(CI)=0.91~1.49].其中抑郁发作的时点患病率为0.35%,总患病率为0.......

    作者:胡斌;卢小勇;魏波;陈宪生;涂远亮;余雪虎;李侃;邹圣军 刊期: 2003- 04

  • 农村地区有、无精神障碍自杀未遂者及其自杀特征的比较

    目的比较农村地区有、无精神障碍自杀未遂者的特征.方法以1998年8月至2000年8月四所县(市)级综合医院急诊室中自杀未遂者(共578例)为研究对象,有326例完成自制问卷调查;其中129例(39.6%)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中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有精神障碍组),197例(60.4%)无精神障碍,比较两组的特征.结果(1)两组社会人口学各变量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有精神障......

    作者:张艳萍;李献云;费立鹏;卞清涛;许永臣;及惠郁;杨荣山;张迟;何凤生 刊期: 2003- 04

  • 精神分裂症与染色体22q11的连锁不平衡研究

    目的探讨染色体22q11泛有素融合降解1型蛋白基因(UFD1L)和腭心面综合征缺失的核定位信号基因(NLVCF)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在138例吉林省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父母双亲的核心家系中,以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FLP)方法对UFD1L基因rs1547931(G/C碱基改变)和NLVCF基因rs1473109(C/T碱基改变)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进行......

    作者:谢林;鞠桂芝;刘树铮;史杰萍;于雅琴;桑红;尉军 刊期: 2003- 04

  • 精神分裂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与临床症状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P300主要指标尤峰间潜伏期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检测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36名正常人(对照组)CZ、C3、C4电极位置的P300,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临床症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CZ、C3、C4三点,患者组P3波幅低(P<0.01),并与阴性症状分呈负相关(r=-0.403,-0.430,-0.357);N2潜伏期长(P<0.......

    作者:段慧君;王红星;白培深;王彦芳;付文媛 刊期: 2003- 04

  • 电针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的对照研究

    目的对比电针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95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31例)、氟西汀组(32例)及安慰剂组(32例).电针组采用智能电针仪治疗,用抗抑郁波型,以毫针针刺百会、印堂穴,强度2~3V,45min/次,1次/d,每周5次,同时服安慰剂;氟西汀组予氟西汀胶囊20mg/d,并接受模拟电针;安慰剂组用安慰剂并接受模拟电针;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中每2周评定1次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

    作者:罗和春;Ureil Halbriech;沈渔邨;孟凡强;赵学英;梁炜;谭春香;韩毳;周东丰;刘平 刊期: 2003- 04

  • 抽动障碍患儿A族溶血性链球菌抗体的测定

    目的探讨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在抽动障碍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抗DNA酶B微量法,测定46例抽动障碍患者和46名健康对照的抗DNA酶B抗体.结果抽动障碍患者抗DNA酶B的几何平均滴度(0.19U/L)高于健康对照(0.12U/L;t=2.17,P<0.05);抗DNA酶B的阳性率(52%,24/46)也高于健康对照组(30%,14/46),差异有显著性(χ2=4.48,OR=2.49,P<0.05)......

    作者:金嵘;徐惠琴;黄文武;陈宏;郑荣远;邵蓓;黄海波;叶好好 刊期: 2003- 04

  •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结对康复模式的探讨

    目的探讨结对康复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将23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结对康复)和对照组(一般康复),每组各115例.研究组分三个层次结成对子,一是工作人员带患者,二是患者带患者,三是患者再带患者.康复措施内容包括开放管理;活动小组;行为、技能训练并开展竞赛;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娱乐活动;体育治疗;建立病友园地;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第100天时评定住院用护士观察量表......

    作者:戴尊孝;师建国;杨洪;龚亚娟;颜美霞;李超;李亚娟;杨璐;谢玉玲;刘永安 刊期: 200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