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精神科杂志》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疾病专业性学术刊物,报道有关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基础理论方面新的或更深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反映我国精神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主要以广大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本刊实行同行审稿制。 本刊是国内核心期刊之一,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录用。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审读优秀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精品期刊、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等。影响因子连续多年在国内精神科学术期刊内排名领先。 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病例报告、临床病理(例)讨论、新技术、新理论、学术会议纪要、指南、方案和标准、学术讨论、综述、讲座、专题笔谈、国内外学术动态以及学术活动消息等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本刊64页,单价25元。统一刊号CN11-3661/R,邮发代号2-69。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精神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661/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61/R
邮发代号: 2-6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华精神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3661/R
- 国内刊号:11-366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河北省四地区城市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探讨河北省4个地区城市中年龄≥60岁无脑梗死和帕金森病的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0年1-12月对河北省4个地区年龄≥60岁的老年人进行社会人口学资料和危险因素问卷调查以及MMSE评估.结果MMSE正常组2659人,MMSE异常组505人(12人因不配合MMSE评估未纳入统计).2组在以下方面存在差异:年龄70~79岁(x2=78.473,O......
作者:宋美;王岚;于鲁璐;许顺江;李和军;安翠霞;张富;封俊杰;李凝 刊期: 2014- 02
-
单胺氧化酶A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期虐待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单胺氧化酶A串联重复序列(monoamineoxidaseAvariablenumberoftandemrepeats)基因多态性及儿童期虐待对中国青少年攻击行为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某中学637名年龄13~18岁汉族青少年样本(男388名,女249名),采用儿童创伤经历问卷评定儿童期虐待,采用儿童行为量表评定攻击行为,并从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提取DNA进行MAOA-VNTR基因分......
作者:张芸;明庆森;朱熊兆;蚁金瑶;姚树桥 刊期: 2014- 02
-
酪氨酸羟化酶基因多态性与早发精神分裂症的关联分析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hydroxylase,TH)基因多态性与早发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方法采用TaqMan荧光探针基因分型技术,检测315例早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起病年龄<18岁)和391名健康对照(对照组)TH基因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rs2070762、rs6356及rs110429783个多态位点,并对等位基因、基因型及单体型频率进行比较.结果(1)患者组与对......
作者:吕钦谕;马连华;刘传军;胡国芹;李君;张晨;卢卫红;禹顺英;易正辉 刊期: 2014- 02
-
双相和单相抑郁障碍患者社会人口学因素和临床特征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分析被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患者和抑郁症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全国13家精神科医院和机构中的1478例抑郁症患者,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记录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因素及临床特征,使用MDQ及HCL-32筛查轻躁狂症状的出现,使用MINI建立符合DSM-Ⅳ的诊断,并采用两两比较和多元回归的方法对两类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因素及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双相障碍Ⅰ型和双相障碍Ⅱ型被诊断......
作者:潘轶竹;王刚;项玉涛;司天梅;胡建;陈致宇;黄颐;孙静;方贻儒 刊期: 2014- 02
-
亲代Wistar大鼠慢性酒精暴露对子代htr3a组蛋白修饰和酒精觅药行为的影响
目的了解亲代酒精暴露诱导的组蛋白修饰改变是否遗传给子代,探讨亲代酒精暴露对子代的酒精觅药行为影响的表观遗传机制.方法24只雄性和24只雌性Wistar大鼠按照完全随机法随机予以酒精或生理盐水处理15d,后戒断15d,两两配对成4个组,繁殖后取其子代分为2组:子代非酒精暴露组(48只),子代酒精暴露组(48只).采用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模型评价子代的酒精觅药行为.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作者:徐亚辉;王传升;刘铁桥;郝伟;张瑞岭 刊期: 2014- 02
-
多巴胺受体1基因遗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病例-对照关联研究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多巴胺受体1基因(DRD1)与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以病例-对照研究为基础,按照统一的检索策略在中英文数据库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WebofScience)检索相关文献,对文献进行筛选、评价后得到相关研究的结果数据,应用Stata10.0软件中的meta分析方法计算合并比值比(oddsratios,OR)及95%可信......
作者:潘雨晴;姚军;邢佳鑫;王保捷 刊期: 2014- 02
-
文拉法辛治疗非器质性嗜睡症一例
患者女,17岁,高中生.因白天嗜睡、少食1个月余,于2011年5月7日来我院门诊就诊.1个月前,一次考试失利,父亲训斥几句后,患者出现白天嗜睡、少食,在家不做事,不上学,每日卧于床上睡觉,进食少,家人督促下,有时一天也只吃一顿,无消极言语,无唉声叹气、流泪、自伤、自杀行为;发病前患者睡眠正常,无睡眠缺乏现象,无发热、流鼻涕,无猝倒,无睡眠麻痹,无入睡前幻觉,无夜间呼吸暂停等.......
作者:程赓;谢雯;董毅 刊期: 2014- 02
-
齐拉西酮致单侧大拇趾不自主运动一例
患者女,27岁,未婚,大学文化.2008年12月初可能因失恋后亚急性起病,表现整夜不睡,凭空听到一些人议论她,讲她不好,甚至骂她.觉得电视里播出的东西都是在针对她,不敢出门.曾在当地医院门诊治疗,具体诊断不详,服用利培酮片4mg/d,丙戊酸钠片0.6g/d,服药数月后病情有所好转,但服药不规则,病情时好时坏,还是听到有声音在骂她,走到哪里都有人跟踪她,为此哭泣、发脾气,睡眠差,于2012年12月1......
作者:祖鑫;陈海支 刊期: 2014- 02
-
Arnold-Chiari畸形合并精神障碍一例
患者女,47岁,教师.2010年开始出现头昏头颈部胀痛不适,远端活动受限,双上肢麻木,时常感觉行走不稳,当地医院诊断颈椎病,治疗(具体不详)效果欠佳.2013年6月10日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省级医院手术.术后半个月患者出现明显记忆力下降,情绪不稳,疑人害己,认为周围的人都在议论自己,故与同事吵架,在课堂上撕学生的书.......
作者:袁平;杨茜;何强 刊期: 2014- 02
-
精神分裂症情绪加工障碍的神经机制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重性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的不协调.该病临床表现复杂,主要包括阳性、阴性、认知和情绪缺陷等多组症状,并常伴随严重的社会功能损伤.其中阳性症状包括妄想、幻觉,阴性症状包括意志活动减退、言语贫乏和快感缺乏等[1].已有研究显示,情绪功能紊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2-3],患者难以恰当地表达情感,对快乐事件的期望降低,难以识别面孔情绪,......
作者:柳昀哲;张丹丹;赵艳丽;谭淑平;韩龙柱;罗跃嘉 刊期: 2014- 02
动态资讯
- 1 惊恐障碍患者杏仁核对情绪图片反应模式的研究
- 2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载脂蛋白ε4等位基因的相互关系
- 3 未经治疗的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脑弥散张量成像的研究
- 4 应激与早产及早产胎儿脐血硫化去氢表雄酮含量的相关研究
- 5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发作诱发躁狂一例
- 6 强迫症患者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
- 7 精神分裂症患者听感觉门控抑制功能的脑磁图研究
- 8 自杀率、自杀未遂率和自杀行为致死率的性别差异
- 9 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前联合的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研究
- 10 双相和单相抑郁障碍患者社会人口学因素和临床特征的比较研究
- 11 精神分裂症突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一例
- 12 《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简介
- 13 新型抗精神病药帕利哌酮缓释剂
- 14 对《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酒精所致震颤谵妄诊断编码的商榷
- 15 双相障碍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及维持期药物治疗的证据及应用
- 16 抑郁症与帕金森病患者脑多巴胺转运蛋白核素显像的对照研究
- 17 社区正常老年人和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老年人的随访研究
- 18 第一届神经精神医学峰会会议纪要
- 19 成都地区老年期痴呆患病率调查
- 20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脑单光子体层摄影术及磁共振显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