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精神科杂志》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疾病专业性学术刊物,报道有关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基础理论方面新的或更深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反映我国精神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主要以广大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本刊实行同行审稿制。 本刊是国内核心期刊之一,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录用。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审读优秀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精品期刊、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等。影响因子连续多年在国内精神科学术期刊内排名领先。 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病例报告、临床病理(例)讨论、新技术、新理论、学术会议纪要、指南、方案和标准、学术讨论、综述、讲座、专题笔谈、国内外学术动态以及学术活动消息等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本刊64页,单价25元。统一刊号CN11-3661/R,邮发代号2-69。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精神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661/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61/R
邮发代号: 2-6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华精神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3661/R
- 国内刊号:11-366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双极性指标对抑郁发作患者中双相障碍的识别效能:中国桥筛查研究
目的验证双极性指标对重性抑郁发作(majordepressiveepisode,MDE)患者中双相障碍(bipolardisorder,BD)和双相Ⅱ型障碍(bipolardisordertypeⅡ,BDⅡ)的识别效能.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诊断性研究,2008年3月至9月在20家精神专科医院连续性收录727例MDE患者,采用双极性指标、《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修改版(DSM-Ⅳ-......
作者:马燕桃;于欣;魏镜;郑毅;张晋碚;梅其一;张心保;刘铁榜;苗国栋 刊期: 2013- 05
-
心境障碍问卷和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对综合医院精神科门诊诊断抑郁症患者中双相障碍的筛查价值
目的评估比较中文版心境障碍问卷(MDQ)与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HCL-32)筛查综合医院精神科门诊诊断的抑郁症患者中双相障碍的价值.方法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中文版MDQ与HCL-32对来自国内3家三级综合医院的1010例精神科门诊诊断抑郁症的患者进行测评,记录其一般资料和临床特征,并由对测评结果不知情的精神科专家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轴Ⅰ障碍定式检查-病人研......
作者:刘文娟;季建林;黄啸;谭庆荣;冯斌;王怀海;叶尘宇;陈华;张红霞 刊期: 2013- 05
-
苯丙胺模型大鼠海马差异表达微小核糖核酸的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苯丙胺(amphetamine,AMPH)模型大鼠海马的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microRNA微阵列芯片技术筛选AMPH模型大鼠(AMPH模型组,10只)和对照大鼠(对照组,10只)海马差异表达microRNA;选取有明显表达变化的microRNA,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免疫印迹法验证相关靶基因及蛋白在AMPH模型大鼠海马的表达变化.结果(1)旷场实验......
作者:荣晗;刘铁榜;杨海晨;冯飞;徐丹;刘静静;张建;沈其杰 刊期: 2013- 05
-
双相障碍Ⅰ型患者脑默认网络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双相障碍Ⅰ型患者字母匹配任务(n-back任务)下脑负激活网络的分析,探讨双相障碍患者工作记忆缺陷的神经机制.方法对14例双相障碍Ⅰ型患者(病例组)和20名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均匹配的健康人(对照组)进行临床评估和字母匹配任务(n-back任务)下的功能磁共振扫描,通过组内和组间统计分析得到两组的任务相关负激活脑区分布,并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病例组韦氏智测数字符号测验成绩显著低于对照组......
作者:王鹏;薛志敏;张会然;吴国伟;曹龙龙;胡爱民;刘畅;贺忠;刘哲宁 刊期: 2013- 05
-
载脂蛋白E及淀粉样蛋白变性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的关联研究
目的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nesticmildcognitiveimpairment,aMCI)的认知特征及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E,APOE)和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变性相关基因多态性与aMCI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应用多维度神经心理测试量表评估,筛选出116例aMCI患者(患者组)和93例对照者(对照组)后,以单核苷酸多态(singlenucl......
作者:岳春贤;张志珺;宇辉;施咏梅;滕玉环;束昊;刘晓燕;庄丽英 刊期: 2013- 05
-
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他克莫司结合蛋白5基因多态性分析
目的分析中国汉族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他克莫司结合蛋白5(FKBP5)基因多态性.方法对符合《美国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第4版)》(DSM-Ⅳ)重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263例患者予以单一抗抑郁药治疗,疗程6周.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在治疗6周末将患者分为有效组(HAMD减分率≥50%)和无效组(HAMD减分率<50%).入组时取患者血液标本提取DNA,采用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法(LDR)......
作者:杨栋;赵靖平;喻妍;吴仁容;郭文斌 刊期: 2013- 05
-
儿童双相障碍住院患者诊断稳定性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双相障碍住院患者诊断稳定性及相关因素.方法对北京安定医院2007年7月至2012年6月出院时年龄<18岁、入院时或出院时曾经诊断双相障碍患者的诊断稳定性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向前条件”方法进行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5年间曾诊断为双相障碍患者共342例,总住院次数400次,共有800项诊断(包括入院诊断和出院诊断);342例患者双相障碍诊断的总体一致率为66......
作者:戚艳杰;郑毅;何凡;张浚;贾军朴 刊期: 2013- 05
-
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变化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s)数量和功能的变化及其与血压、血糖、血脂、炎症因子等各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诊断标准,且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分≥21分的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30例(患者组)及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30名.采用HAMD24评定抑郁症......
作者:杨璐;阮列敏;叶红华;楼雁如;季蕴辛;崔翰斌;牧启田;李宛珍 刊期: 2013- 05
-
单相和双相抑郁障碍患者睡眠特征及其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抑郁障碍患者的睡眠特征及其认知功能状态,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入选15例复发性抑郁症患者(单相组)、13例双相Ⅰ型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双相组)和15名健康者(对照组),采用多导睡眠仪监测睡眠,并进行认知功能测评,对患者睡眠特征与认知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双相组睡眠潜伏期延长(P=0.004),睡眠效率下降(P=0.007);单相组睡眠效率下降(P=0.038),觉......
作者:张磊;马燕桃;朱玥;张卫华;司天梅;于欣 刊期: 2013- 05
-
抑郁症与颈椎病共病一例
患者男,60岁,离异.不开心,担心害怕20年,躯体疼痛5年,于2011年7月6日因躯体疼痛来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患者于1991年发现其婚姻有第三者插足,导致夫妻双方经常吵架、打架,心情不悦,长期睡眠不好,于1993年离异.2006年3月出现双肩部、背部疼痛,渐渐以颈项部疼痛为主,表现为胀痛或牵着痛,并引起头部刺痛.心情好时疼痛减轻,反之加重.......
作者:刘雨生 刊期: 2013- 05
动态资讯
- 1 抑郁症患者情绪处理早期皮质下通路异常动态效能连接
- 2 文拉法辛和帕罗西汀治疗中重度抑郁症的疗效与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变化的关系
- 3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第十五次全国学术年会会议纪要
- 4 成年早期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脑灰质体积变化的初步研究
- 5 广州市城乡养老院不同认知水平老年人八年后随访死亡率调查
- 6 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杀人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对照研究
- 7 纳洛酮治疗老年性谵妄的初步研究
- 8 1980-2009年五种国内精神科期刊中文化精神医学文献刊出情况的回顾性分析
- 9 氯氮平致急性过敏性胸膜炎、心包积液一例
- 10 达沃斯认知偏差评定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11 组胺能系统与精神分裂症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 12 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炎性理论和神经免疫学标记物研究进展
- 13 认知行为治疗或支持性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症的随机对照研究
- 14 精神分裂症患者致炎性细胞因子和酪氨酸羟化酶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
- 15 第十二届世界精神医学大会会议纪要
- 16 汶川地震后转上海市治疗伤员的抑郁和焦虑状况调查
- 17 婴儿期及胎儿期经历地震应激人群成年后的工作记忆研究
- 18 帕罗西汀治疗社交焦虑症的多中心开放性临床验证
- 19 精神分裂症院内康复措施及其疗效的一年随访
- 20 抑郁模型大鼠脑内色氨酸及5-羟色胺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