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精神科杂志》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疾病专业性学术刊物,报道有关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基础理论方面新的或更深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反映我国精神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主要以广大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本刊实行同行审稿制。 本刊是国内核心期刊之一,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录用。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审读优秀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精品期刊、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等。影响因子连续多年在国内精神科学术期刊内排名领先。 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病例报告、临床病理(例)讨论、新技术、新理论、学术会议纪要、指南、方案和标准、学术讨论、综述、讲座、专题笔谈、国内外学术动态以及学术活动消息等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本刊64页,单价25元。统一刊号CN11-3661/R,邮发代号2-69。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精神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661/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61/R
邮发代号: 2-6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华精神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3661/R
- 国内刊号:11-366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治疗前后感觉门控功能的动态观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患者治疗前后的听觉诱发电位P50变异的意义.方法应用美国Bravo脑电生理仪,采用条件刺激(S1)-测试刺激(S2)模式,分别于治疗前(66例)、治疗第5周(42例)和第12周(32例)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进行P50检测,同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以正常人(对照组,92名)的P50做比较.结果(1)治疗前,患者组......
作者:CHEN Xing-shi;陈兴时;张明岛;楼翡璎;王红星;王继军;郭旗;刘丽;高存友;刘萍;刘效巍;段慧君;郭凤莲;梁建华;陈冲;陈欣伟 刊期: 2006- 04
-
睡眠剥夺对大鼠脑干和海马大麻素CB-1受体的影响
目的探讨快速眼动(REM)睡眠剥夺(SD)对大鼠脑干和海马大麻素CB-1受体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建立REM睡眠剥夺模型.将4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C)、环境对照组(TC),以及睡眠剥夺1d(SD1d)、3d(SD3d)和5d(SD5d)组,每组8只.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大鼠脑干及海马CB-1受体mRNA的表达,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的改变......
作者:朱涛;江佩芳;夏哲智;水泉祥;潘孔寒;王丽 刊期: 2006- 04
-
不同浓度氯氮平对小鼠空腹血糖和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蛋白4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氯氮平对雄性C57BL/6小鼠空腹血糖和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3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1只,分别灌胃给予蒸馏水、氯氮平4mg/kg及氯氮平20mg/kg,于给药后3h、1周、4周以试纸法测定各组空腹血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GLUT4mRNA表达.结果(1)灌药后3h、1周氯氮平4mg/kg组和氯氮平20mg/kg组空腹血糖......
作者:成为荣;谢世平;张向荣;张志珺 刊期: 2006- 04
-
氯氮平及其代谢产物对大鼠胰岛细胞胞内钙的影响
目的从胞内钙离子水平探讨氯氮平及其代谢产物对离体大鼠胰岛细胞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用低浓度(3.3mmol/L)和高浓度(16.7mmol/L)的葡萄糖Hank's液经灌流装置孵育诱导,以终浓度为1μmol/L的氯氮平、去甲基氯氮平和N-氧化氯氮平分别作用于分离培养的大鼠胰岛细胞,并设两种浓度葡萄糖的空白对照组,以Fluo-4/AM为荧光探针,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动态监测不同药物作用于胰......
作者:刘浩;王高华;翁深宏;王晓萍;王惠玲 刊期: 2006- 04
-
氯丙嗪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调节功能影响的动态观察
目的观察抗精神病药在治疗的不同时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代谢的变化特点,探讨预防血糖调节功能损害(IGR)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13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氯丙嗪组(108例,200~650mg/d)和利培酮组(105例,3~6mg/d),均单一用药,分别于入院时、治疗第1,2,3,6个月末及1年末测定多项血糖浓度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治疗后随时间延长,两组血糖浓度均不断上升.治疗第3个月末餐后2h......
作者:瞿正万;陈美娣;古嘉琪;傅伟忠;王涛;江琦;王豪;李亚明;胡承平;曹凤妹;瞿嘉兴;袁杰;杨振东 刊期: 2006- 04
-
抑郁模型大鼠脑内色氨酸及5-羟色胺的改变
目的研究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脑内色氨酸(TP)及5-羟色胺(5-HT)含量的变化,探讨抑郁障碍可能发病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抑郁模型组(10只,以下简称抑郁组)和对照组(10只),对抑郁组大鼠进行连续21d的慢性应激.进行行为学观察;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大鼠脑内海马、前额叶、下丘脑和纹状体4个部位的5-HT及TP含量.结果(1)抑郁组大鼠慢性应激后的自主活动为(35±9)......
作者:李慧;林凌云;张印南;许崇涛 刊期: 2006- 04
-
抑郁首次发作患者感觉门控P50的研究
目的研究抑郁首次发作(以下简称首发)患者的感觉门控P50特点.方法对39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首次抑郁发作患者(患者组)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病情严重程度,并进行感觉门控P50检测,与4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患者组P50测试刺激波(S2-P50)的波幅[(2.30±1.04)μV]低于条件刺激波(S1-P50)波幅[(3.48±1......
作者:江开达;苏晖;陈兴时;楼翡璎;梁建华;陈欣伟 刊期: 2006- 04
-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Stroop效应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目的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探讨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Stroop效应的行为学及脑区激活的特点.方法采用慢速事件-相关设计的Stroop-like任务,任务范式包括一致状态(CC)和不一致状态(IC)两种试验,对26例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患者组)和17名与患者组的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正常人(对照组)进行fMRI检查.使用统计参数激活图(SPM2)及功能影像分析(AFNI)软件对图像进行......
作者:刘琳;阎浩;王菲;孙治国;王希林;张鸿燕;丛中;洪楠;杨甫德;张岱 刊期: 2006- 04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30例AD患者(AD组)、27例血管性痴呆(VD,VD组)患者及26名正常对照者(正常人组)的血浆MMP-3水平.根据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分将AD患者分为重度组(MMSE≤10分,8例)、中度组(MMSE>10分~≤20分,12例)和轻度组(MMSE>20分~<24分,10......
作者:林铮;徐磊;李惠春;陈怀红 刊期: 2006- 04
-
国产齐拉西酮与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的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国产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3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115例)和氟哌啶醇组(116例),进行多中心随机单盲对照研究.患者入组后即给予齐拉西酮注射液10~20mg或氟哌啶醇注射液5~10mg肌内注射,4~6h后可重复使用.齐拉西酮每日总量不超过40mg,氟哌啶醇每日总量不超过30mg,每日注射均不超过3次,疗程均为3d.于治疗前、治疗第......
作者:李乐华;赵靖平;许秀峰;蒙华庆;宁洁 刊期: 2006- 04
动态资讯
- 1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影像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 2 精神科住院患者猝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 3 新型去甲肾上腺素能与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米氮平
- 4 双相障碍的治疗发展
- 5 五种脑诱发电位的相关性研究
- 6 对《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酒精所致震颤谵妄诊断编码的商榷
- 7 长期高剂量碳酸锂合并氯氮平治疗致小脑萎缩一例
- 8 低动力症状的治疗
- 9 肝豆状核变性误诊为抑郁症一例
- 10 雌激素对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
- 11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第十五次全国学术年会会议纪要
- 12 早发性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的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
- 13 不同年龄首次抑郁发作的成年抑郁症患者脑灰质体积研究
- 14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传递不平衡研究
- 15 穴位刺激加行为疗法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性障碍的对照研究
- 16 女性抑郁症患者抗抑郁剂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 17 吸烟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和临床症状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
- 18 脉络裂囊肿所致精神障碍一例
- 19 丙戊酸钠相关性高血氨脑病二例
- 20 激越患者精神科处置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