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精神科杂志》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疾病专业性学术刊物,报道有关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基础理论方面新的或更深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反映我国精神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主要以广大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本刊实行同行审稿制。 本刊是国内核心期刊之一,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录用。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审读优秀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精品期刊、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等。影响因子连续多年在国内精神科学术期刊内排名领先。 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病例报告、临床病理(例)讨论、新技术、新理论、学术会议纪要、指南、方案和标准、学术讨论、综述、讲座、专题笔谈、国内外学术动态以及学术活动消息等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本刊64页,单价25元。统一刊号CN11-3661/R,邮发代号2-69。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精神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661/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61/R
邮发代号: 2-6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华精神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3661/R
- 国内刊号:11-366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中老年双相障碍临床研究进展
中老年双相障碍(older-agebipolardisorder,OABD)患者在双相障碍患者中的比例高达25%,占精神疾病患者的绝对数量及比例不断增长[1].预计至2030年,50%以上的美国双相障碍患者年龄将超过60岁[2].既往许多研究中采用年龄≥60岁定义OABD,然而有关OABD缩短生命周期及增加医疗负担的数据不断累积,提示采用全生命周期视角在OABD临床服务及研究中的重要性.基于对起病......
作者:朱玥;王华丽;于欣 刊期: 2018- 02
-
移动医疗技术应用于抑郁障碍监测的研究进展
一、抑郁障碍与移动医疗技术概况抑郁障碍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疾病负担等特征的疾病,全球约3亿2200万例患者,约占世界人口的4.4%且患病率仍继续增加[1].然而,抑郁障碍的治疗模式目前仍依赖于精神科医生经验性的主观评估,缺乏客观连续的辅助监测指标,这可能会影响疾病的持续监测及诊断的准确率.而移动医疗技术的发展可弥补现有抑郁障碍诊治过程中的不足,为抑郁障碍的诊断提供一定的辅助作用.......
作者:朱彤;周晶晶;王刚 刊期: 2018- 02
-
双相障碍的影像遗传学研究进展
双相障碍是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严重心境障碍,具有频繁复发与慢性化倾向,常伴有认知功能损害,病死率及自杀风险高.DSM-5中将双相障碍谱系纳入,双相障碍的终生患病率预计为5%~6%[1].然而双相障碍的诊断和治疗仍存在不足,可能原因为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双相障碍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目前普遍认为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均是导致其发病的重要风险因素[2].近年,影像遗传学的研究进展迅速,......
作者:李智男;钟舒明;单炎炎;贾艳滨 刊期: 2018- 02
-
氨磺必利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目的评估氨磺必利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根据ICD-10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纳入急性发作患者144例,给予可调节剂量氨磺必利片单药治疗8周;治疗初始剂量为200mg/d,依据患者的临床状况调节氨磺必利片的剂量,推荐治疗量为800mg/d,大剂量为1200mg/d.分别于基线、治疗第2、4、8周采用PANSS,于基线及治疗第8周采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严重程度和总体改善(CG......
作者:谭云龙;陆峥;石川;范剑雄;唐牟尼;郑毅;李娟;陈松;于欣;杨甫德 刊期: 2018- 02
-
单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学习能力的特征
目的探讨单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患儿各维度学习能力的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纳入ADHD患儿75例(ADHD组)和性别、年龄、年级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25名(对照组).采用修订韦氏智力测验、瑞文推理测验、自适应数学问题解决、自适应阅读能力、简单减法、复杂减法及词语辨析等测验,评估2组韦氏智力、推理能力、数学......
作者:董敏;王玉凤;钱秋谨 刊期: 2018- 02
-
游戏障碍的研究进展及作为ICD-11精神与行为障碍(草案)新诊断分类的争议
近年来游戏障碍群体逐渐增加,表现为对游戏强烈渴求、不顾负性后果的失控性使用.游戏障碍与物质成瘾在行为特征、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上存在类似之处.2017年4月发布的ICD-11精神与行为障碍(草案)(以下简称ICD-11)新增游戏障碍(gamingdisorder)的诊断分类,并纳入物质使用或成瘾行为所致障碍章节.但部分学者担心游戏障碍作为新的诊断类别,可能会造成过度诊断及治疗,或者造成对游戏玩家的明......
作者:钟娜;杜江;Vladimir Poznyak;赵敏;郝伟 刊期: 2018- 02
-
双相障碍Ⅱ型抑郁患者静息态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功能连接的异常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Ⅱ型抑郁发作患者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orsolateralprefrontalcortex,DLPFC)的脑功能连接模式.方法选取30例符合DSM-Ⅳ双相障碍Ⅱ型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患者组)和与之性别、年龄等匹配的3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一般人口学及临床资料采集,以及静息态脑fMRI扫描,影像学数据经预处理后,以DLPFC为感兴趣区,采用REST软件进行图像的统计学分析......
作者:颜峰;王丽;李科;曾亚伟;苏允爱;金真;司天梅 刊期: 2018- 02
-
双相障碍Ⅱ型抑郁患者静息态磁共振低频振幅和功能连接分析
目的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双相障碍Ⅱ型抑郁患者脑区自发性活动特征,及其可能的病理机制.方法纳入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双相障碍Ⅱ型抑郁患者21例(患者组)及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与之相匹配的21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用蒙哥马利抑郁量表、HAMD17、HAMA评估症状严重程度;采用3.0TGE磁共振进行静息态数据采集,低频振幅方法分析数据,并进行双样本t检验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
作者:张鹏;徐婷婷;陆邵佳;来建波;潘奋;张颢蝾;徐冬溶;郑亚丽;胡婵婵;胡少华 刊期: 2018- 02
-
双相障碍不同临床相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相对丰度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患者及其不同临床发作相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相对丰度.方法纳入双相障碍患者31例(病例组),其中躁狂发作19例(躁狂组)、抑郁发作12例(抑郁组),健康对照者28名(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及饮食情况,并采集粪便标本提取基因组DNA进行PCR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应用16SrRNA测序技术获得组间肠道菌群多样性.使用QIIME软件计算各组物种Alpha多样性的指数(物种信息......
作者:郭丽阳;纪翠;马青艳;范雅娟;冯俊芹;陈策;陈云春;高成阁;朱峰;马现仓;王崴 刊期: 2018- 02
-
新型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抗抑郁治疗:多受体效应与临床作用
长期以来,基于单胺假说研发的抗抑郁药是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异丙烟肼与丙米嗪分别获FDA批准治疗抑郁症以来,抗抑郁药的研发已在单胺假说基础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目前的抗抑郁药治疗仍存在一些问题不能满足治疗需求,如起效延迟、针对认知症状疗效有限、存在性功能的不良反应等[1].针对抗抑郁药治疗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研究者们对一些新型5-HT再摄取抑制剂进行了研发,在保留经典抗抑郁......
作者:杨洁;王刚 刊期: 2018- 02
动态资讯
- 1 上海市社区痴呆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分析
- 2 米氮平临床痊愈率高的作用机制
- 3 四氢原小檗碱对吗啡依赖大鼠脑内相关核团多巴胺D1、D2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 4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Stroop效应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 5 盐酸哌甲酯控释片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多中心、随机、双盲、交叉对照研究
- 6 中华精神科杂志2016年第49卷主题词索引
- 7 氯氮平致男性患者女性化一例
- 8 中国精神分裂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9 双相障碍Ⅱ型抑郁患者静息态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功能连接的异常
- 10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 11 抑郁性神经症的现场测试及随访
- 12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对照研究
- 13 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分析
- 14 微小RNA在精神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15 米氮平改善焦虑和睡眠的机制
- 16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 17 不同临床特征对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错误相关负电位的影响
- 18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药物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特点分析
- 19 抑郁症与双相抑郁患者脑白质微结构标志物探索
- 20 精神分裂症神经调节蛋白1及其ErbB4信号系统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作用及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