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精神科杂志》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疾病专业性学术刊物,报道有关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基础理论方面新的或更深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反映我国精神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主要以广大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本刊实行同行审稿制。 本刊是国内核心期刊之一,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录用。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审读优秀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精品期刊、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等。影响因子连续多年在国内精神科学术期刊内排名领先。 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病例报告、临床病理(例)讨论、新技术、新理论、学术会议纪要、指南、方案和标准、学术讨论、综述、讲座、专题笔谈、国内外学术动态以及学术活动消息等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本刊64页,单价25元。统一刊号CN11-3661/R,邮发代号2-69。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精神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661/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61/R
邮发代号: 2-6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华精神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3661/R
- 国内刊号:11-366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社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老年人认知减退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老年人认知减退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由600名患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社区老年居民组成随访队列,按年龄、性别、文化程度1:1匹配后形成认知减退组和对照组后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发生认知减退的危险因素有:从事体力劳动(OR=1.949,95%CI:1.041~3.637)、吸烟(OR=2.062,95%CI:1.029~4.445)、喜欢呆在家里(OR=2......
作者:马菲;苗汝娟;王婷;银炯;张晓东;孟珺;张彩萍 刊期: 2012- 01
-
地卓西平马来酸盐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前额叶皮质与外周神经调节蛋白-1基因表达的关系
目的了解SD大鼠神经调节蛋白-1(Nrg1)基因mRNA在地卓西平马来酸盐(MK-801)作用下的表达变化及氯氮平干预的影响,初步探讨Nrg1基因mRNA在大鼠前额叶皮质和外周表达变化关系.方法采用MK-801对66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建立大鼠精神分裂症模型,分为模型组(30只)、对照组(30只)和干预组(6只).采用SMART小动物行为视频分析系统测定3组大鼠的自发活动,并对大鼠刻板行为和共济失......
作者:李红;张红星;李文强;李巍;吕路线 刊期: 2012- 01
-
抗精神病药所致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血浆非酶抗氧化物浓度的变化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所致迟发性运动障碍(TD)患者血浆非酶抗氧化物浓度变化与TD的关系.方法分别运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定精神症状和TD严重程度;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TD组(60例)、非TD组(60例)和对照组(45名)血浆白蛋白(Alb)、胆红素(Bil)、尿酸(UA)浓度,采用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李艳丽;杨甫德;谭云龙;朱凤艳;王宁;陈松;王志仁;周东丰 刊期: 2012- 01
-
双相障碍稳定期患者认知损害的性别差异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Ⅰ型稳定期患者认知损害的性别差异.方法采用数字符号、数字广度、视觉再生、连线测验A(TMT-A)、连线测验B(TMT-B)、威斯康星测验(WSCT)和汉诺塔测验(TOH),检测218例双相障碍Ⅰ型患者(患者组)和318名正常对照(对照组)的注意、记忆和执行功能,并比较2组间的性别差异.结果分组主效应:患者组在数字符号、数字广度顺背、数字广度倒背、数字广度总分、TMT-A时间、TMT......
作者:郝小玉;林鄞;李烜;蒋泽宇;刘玉平;老帼慧;关力杰;周婷;曹莉萍 刊期: 2012- 01
-
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复发情况的调查
目的研究在自然非干预状态下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复发率的因素,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1年的服药依从性和复发情况.方法在全国4家精神卫生中心随机抽取规定时间跨度内(2009年1-8月)任意2个月各中心出院的精神分裂患者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病历调查和电话采访的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1年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主要观察指标为依从率和出院后1年复发率.结果共完成有效调查问卷537......
作者:宓为峰;邹连勇;李梓萌;程嘉;耿彤;杜波;李建峰;陈景旭;韩瑞俊;马文斌;熊健;史子千;李玲芝;黄兰;刘永桥;张鸿燕 刊期: 2012- 01
-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非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安全性的开放性研究
目的评价可变剂量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既往口服抗精神病药缺乏疗效或无法耐受而需换药的非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非随机、单组、为期12周的多中心的开放性临床研究,共纳入405例患者.主要疗效指标为治疗第12周末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较基线的变化.次要疗效指标包括:临床总体印象-严重度量表(CGI-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安全性评价包括不良反应记录、锥体外......
作者:张鸿燕;郝晓楠;王雪芹;刘琦;李玲芝;董继承;张晋碚;李洁;许秀峰;舒良 刊期: 2012- 01
-
白介素-1β基因多态性及核因子-kB对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血清白介素-1β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白介素-1β(IL-1β)基因多态性及核因子-kB(NF-kB)对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方法检测16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135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IL-1β基因-511多态性位点和+3953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1β在患者组和对照组血清中的蛋白表达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NF-kB活......
作者:宋学勤;吕路线;李文强;仲昭夕;李幼辉;郝以辉;赵靖平 刊期: 2012- 01
-
以精神异常为首发症状的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一例
患者男,66岁.因思维迟钝,易激怒5d,于2011年3月7日入潍坊市寒亭区人民医院治疗.患者于5d前出现突发性思维迟钝,脾气暴躁,略有不顺心就出现攻击行为,在院外未行任何诊治.既往身体健康,平素性格内向.体格检查无异常.精神检查:神志清晰,反应迟钝,定向力、记忆力下降,计算力、判断力正常,未见怪异动作,简易智能状态测试(MMSE)评分15分.头颅核磁共振(MRI)示胼胝体见片状长T1和长T2信号,......
作者:丁静;李艳杰;逄锦晶 刊期: 2012- 01
-
氯氮平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新进展
氯氮平是目前公认的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的抗精神病药,也用于治疗情感性精神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难治性强迫症等非精神病性障碍[1].虽然氯氮平是一线用药还是二线用药尚有争论,但目前氯氮平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也是不争的事实.司天梅等[2]对我国10省市抗精神病药处方的现况调查显示,氯氮平排在第1位(31.7%).在临床上,氯氮平常与其他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抗胆碱能药、苯二氮(卓)(BDZ)类药......
作者:汪志良;寻知元 刊期: 2012- 01
-
精神创伤记忆形成与消退过程的整合机制
研究显示,61%的男性和51%的女性在其一生中至少遭受一次精神创伤事件;以创伤记忆为核心的典型临床病理现象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其发病率为5%~50%,平均约为20%;约1/3的PTSD患者终生不愈,>1/2的患者常伴有物质滥用和其他精神障碍,自杀率是普通健康群体的6倍[1-2].因此,研究创伤记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则宣;黄任之;李凌江 刊期: 2012- 01
动态资讯
- 1 氨磺必利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 2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应激相关障碍及其心理干预的初步分析
- 3 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听感觉门控P50的影响
- 4 成年早期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脑灰质体积变化的初步研究
- 5 社区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征象的研究
- 6 儿童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精神障碍共病的研究进展
- 7 糖尿病高渗昏迷后致顽固性精神症状消失一例
- 8 《精神分裂症的现代研究》出版
- 9 社区个体化全病程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
- 10 双相障碍与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前驱症状临床特点分析
- 11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与抑郁症状的相关分析
- 12 不同起病年龄双相障碍患者执行工作记忆任务期间前额皮质激活的研究
- 13 慢性应激致大鼠海马长时程增强和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改变及苯妥英钠的效应
- 14 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临床特征的对照研究
- 15 精神专科医院门诊抑郁症患者就诊影响因素分析
- 16 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的脑灰质结构研究
- 17 孤独症近期预后状况的研究
- 18 慢性精神分裂症综合治疗后三年对照随访
- 19 单相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遗传效应及遗传方式的研究
- 20 感觉门控P50在精神分裂症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