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精神科杂志》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疾病专业性学术刊物,报道有关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基础理论方面新的或更深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反映我国精神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主要以广大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本刊实行同行审稿制。 本刊是国内核心期刊之一,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录用。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审读优秀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精品期刊、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等。影响因子连续多年在国内精神科学术期刊内排名领先。 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病例报告、临床病理(例)讨论、新技术、新理论、学术会议纪要、指南、方案和标准、学术讨论、综述、讲座、专题笔谈、国内外学术动态以及学术活动消息等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本刊64页,单价25元。统一刊号CN11-3661/R,邮发代号2-69。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精神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661/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61/R
邮发代号: 2-6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华精神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3661/R
- 国内刊号:11-366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心理援助热线来电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
目的筛选心理援助热线来电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方法北京心理援助热线2004-2008年在接听来电时,接线员使用来电者自杀意念及危险因素调查表询问来电者相关问题以收集资料,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来电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果16228个来电者被纳入研究,其中8844个来电者报告了该次来电前2周内有自杀意念,741例同时有自杀计划.在控制了性别等人口学因素后,有精神症状[OR=3.35,95%......
作者:童永胜;赵丽婷;王翠玲;梁红;李献云;王绍礼;杨甫德 刊期: 2013- 06
-
单相和双相抑郁障碍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认知功能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双相Ⅰ型抑郁(bipolardepressiontypeⅠ)、复发单相抑郁(recurrentunipolardepression)及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患者神经认知功能特点,探讨双相Ⅰ型抑郁认知功能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2010年9月至2011年4月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门诊及病房连续入组双相抑郁组(29例)、复发单相抑郁组(25例)、精神分裂症组(30例),及社区来源的......
作者:朱玥;马燕桃;石川;张磊;于欣 刊期: 2013- 06
-
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和心境障碍问卷筛查双相障碍或抑郁症自杀风险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HCL-32)和心境障碍问卷(MDQ)筛查双相障碍或抑郁症自杀风险的可行性.方法使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障碍访谈(MINI-SCID)评价1478例双相障碍或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依据MINI-SCID对自杀意念进行自杀风险分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CL-32和MDQ用来筛查双相障碍及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的可行性,筛选与自杀风险相关的条目.结果1478例患者中,6......
作者:刘艳红;陈林;司天梅;郑启文;陈大方;杨甫德;段艳平;苏允爱;方贻儒 刊期: 2013- 06
-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浆谷氨酸水平与卒中后抑郁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谷氨酸水平与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的关系.方法于卒中后2周,采用Beck抑郁问卷(21项)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躯体疾病所致心境障碍诊断标准,对连续入组的74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PSD诊断,以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the17-itemHamiltonDepressionRatingScale,HD......
作者:钱方媛;张志珺;钱俊枫 刊期: 2013- 06
-
北京市城乡两社区老年痴呆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研究
目的描述北京市城乡两社区≥65岁老人老年期痴呆发病率及人群和城乡分布特征,并探讨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该研究为国际10/66痴呆协作研究5年随访研究的中国区域调查部分内容.研究采用一阶段痴呆研究方法,于2009年至2010年间对北京市西城区和大兴区2025名≥65岁的非痴呆老人进行随访,根据国际10/66标准进行痴呆诊断,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新发老年期痴呆病例173例......
作者:刘肇瑞;黄悦勤;王瑛;禚传君;刘棉;李淑然;郑志华;李硕;李玉敏 刊期: 2013- 06
-
双相障碍患者社会认知功能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状态下双相障碍患者的社会认知功能特点.方法采用社会认知功能测验对不同临床状态的双相障碍患者(躁狂组29例,缓解组36例)、双相障碍一级亲属(亲属组30名)和对照组(30名)情绪识别能力和心理理论能力(失言察觉、暗示理解任务)进行评定,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躁狂组社会认知测验成绩[情绪识别总分(90.1±19.0)分、失言察觉(18.2±10.4)分、暗示理解(6.......
作者:陀柠瑜;刘铁榜;杨海晨;荣晗;张建;沈其杰 刊期: 2013- 06
-
广州市城乡养老院不同认知水平老年人八年后随访死亡率调查
目的了解养老院正常老人、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患者的死亡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01年12月至2002年1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州市城乡养老院≥60岁老人进行了痴呆患病情况的基线调查,2010年2月对完成了基线调查的1105名老人进行随访,了解老人的死亡情况,比较各组内、组间死亡率,并采用Cox回归分析各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结果(1)正常、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患者8年后随访时的死亡率分别为:15.5%......
作者:陈健华;唐牟尼;黄若燕;郁俊昌;林康广;佘生林;胡号应;陈映梅;郭伟坚 刊期: 2013- 06
-
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一般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方面的危险因素.方法2010年9月1日至2011年2月28日,将来自全国13个中心的1172例住院或门诊抑郁症患者连续入组,分为自杀未遂组(989例)和非自杀未遂组(183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自杀未遂组相比,自杀未遂组起病年龄更早[(32.70±12.20)岁比(35.02±12.54)......
作者:陈林;刘艳红;郑启文;项玉涛;陈大方;杨甫德;王刚;方贻儒;陆铮 刊期: 2013- 06
-
海洛因依赖者共患心境障碍的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海洛因依赖者共患心境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湖南省3家戒毒机构的1002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横截面调查;采用自制调查表收集一般资料;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TR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SCID-I/P)调查DSM-Ⅳ轴Ⅰ障碍的终身患病情况.根据是否终身患有心境障碍,将调查对象分为共患心境障碍组(191例)和不共患心境障碍组(811例).采用单因素与多......
作者:杨梅;廖艳辉;王强;王红;Vasish Kavi;刘铁桥;郝伟 刊期: 2013- 06
-
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多态性rs821597与脑白质完整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C1)多态性rs821597与健康志愿者脑白质完整性的相关性.方法对60名健康志愿者根据基因DISC1多态性rs821597进行分型,分为危险等位基因携带者组(41名)和非危险等位基因携带者组(19名),并对所有受试者脑部进行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以DTI-studio软件和统计参数图(SPM)软件对所得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的各向异性分数(FA)图像在SPM软件中......
作者:魏钦令;王雁新;李雷俊;郑俩荣;刁飞慈;康庄;吴小立;国效峰;张晋碚 刊期: 2013- 06
动态资讯
- 1 利培酮致全身过敏性皮疹和阳痿一例
- 2 执行功能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 3 多种精神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调查
- 4 抗抑郁药维持治疗与抑郁症临床痊愈
- 5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筛查中的应用与进展
- 6 大鼠伏隔核多巴胺D2受体及转运体与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易感性的关系
- 7 抑郁症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
- 8 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强迫障碍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
- 9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六次学术会议纪要
- 10 低动力症状的治疗
- 11 青少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早期症状分析
- 12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产后抑郁的疗效分析
- 13 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早期识别与治疗的重要意义
- 14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A亚单位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连锁分析
- 15 低血糖误诊为精神障碍一例
- 16 多巴胺D5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
- 17 合法性、科学性和独立性是鉴定意见公信力的基石
- 18 北京市抑郁症的患病率调查
- 19 抑郁认知易感者在负性情绪信息加工中的脑功能连接特征
- 20 阿立哌唑致白带增多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