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精神科杂志》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疾病专业性学术刊物,报道有关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基础理论方面新的或更深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反映我国精神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主要以广大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本刊实行同行审稿制。 本刊是国内核心期刊之一,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录用。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审读优秀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精品期刊、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等。影响因子连续多年在国内精神科学术期刊内排名领先。 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病例报告、临床病理(例)讨论、新技术、新理论、学术会议纪要、指南、方案和标准、学术讨论、综述、讲座、专题笔谈、国内外学术动态以及学术活动消息等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本刊64页,单价25元。统一刊号CN11-3661/R,邮发代号2-69。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精神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661/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61/R

邮发代号: 2-6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精神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精神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3661/R
  • 国内刊号:11-366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精神科杂志2007年第2期文章
  • 成功老龄化机制的系列研究:随访部分

    目的探索成功老龄(SA)化的可能机制.方法(1)样本来源于社区≥65岁老年人.共完成随访156例,其中成功老龄(SA)组73例,常态老龄(UA)组57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组26例.(2)研究工具采用中国老年成套神经心理测验和上海市社区老年人群健康问卷SA2004等.结果(1)SA组老年人在即刻记忆、延迟记忆、长时记忆提取相关测验成绩随访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执行功能、序列......

    作者:李春波;吴文源;张明园;肖世富;方芳;何燕玲;江三多;张旭;申远;李晨虎 刊期: 2007- 02

  • 抑郁症与帕金森病患者脑多巴胺转运蛋白核素显像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抑郁症与帕金森病患者脑多巴胺转运蛋白核素显像的特点.方法采用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剂(99Tcm-TRODAT-1)通过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成像技术,对13例抑郁症患者、17例帕金森病(PD)患者和10名正常对照进行脑多巴胺转运蛋白分布核素显像.结果三组比较,右侧纹状体与左侧纹状体(RST/LST)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右侧纹状体与小脑(RST/CB......

    作者:吴皓;邵宇权;楼岑;黄中柯;史国华 刊期: 2007- 02

  • 北京市抑郁症的患病率调查

    目的掌握北京市常住人口中抑郁症的患病率及其特征.方法以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核心本1.0版为主要调查工具,按多阶段分层系统随机抽样原则,对北京市18个区县≥15岁人口5926人进行抑郁症的现况调查.结果(1)时点患病率为3.31%(196例),终生患病率为6.87%(407例).(2)时点和终生患病率中,均为女性(分别为4.40%和8.46%)高于男性(2.45%和5.01%),年龄≥55岁者高,......

    作者:马辛;李淑然;向应强;郭红利;侯也之;蔡焯基;李振波;李占江;陶玉芬;党卫民;吴晓梅;邓晶 刊期: 2007- 02

  • 帕罗西汀对抑郁模型大鼠不同脑区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在不同用药时间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前额叶皮质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磷酸化(p-CREB)及总蛋白(t-CREB)水平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抑郁模型组(以下简称模型组)、抑郁模型+用药1d组(以下简称用药1d组)、抑郁模型+用药1周组(以下简称用药1周组)、抑郁模型+用药2周组(以下简称用药2周组)和抑郁模型......

    作者:郑晖;马光瑜;许崇涛 刊期: 2007- 02

  • 丙戊酸钠合并碳酸锂治疗反复躁狂发作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合并碳酸锂治疗反复躁狂发作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各类双相躁狂发作患者105例,分为碳酸锂组、丙戊酸钠组和碳酸锂+丙戊酸钠组(以下简称合并治疗组),每组各35例.急性期治疗6周后随访5年以上.随访者不干预患者治疗.基线及疗效采用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定.随访内容包括复发次数、药物剂量、长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完成随访105例.急性期治疗后BRMS减分率:碳酸锂组(43......

    作者:徐文炜;王学庆;陈彩霞;李骥 刊期: 2007- 02

  • 山东省某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6号染色体的基因组扫描研究

    目的在6号染色体上寻找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区域,进而定位精神分裂症的致病基因.方法在6号染色体采用间隔10cM(厘摩)遗传距离的20个微卫星遗传标记,分别对山东省潍坊市东部地区11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19名正常对照者的DNA混合样本进行基因组扫描,比较两组每个等位基因峰值比率的差异.结果患者组D6S289和D6S460两个遗传位点上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121和0.200,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

    作者:朱海宁;陈刚;温晓燕;林汝湘;朱建平;魏然;周鹏;栾萌;于锡巧;刘文敏;高春义;翁正 刊期: 2007- 02

  • 儿童孤独症的脑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目的研究孤独症儿童脑扩散张量成像的异常.方法对24例孤独症儿童(孤独症组)和10名正常儿童(正常对照组)进行脑扩散张量成像扫描,测量并比较两组的双侧胼胝体膝部、压部和双侧内囊后肢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各向异性分数(FA值),分析孤独症儿童各被检测部位ADC值、FA值与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得分的相关性.结果(1)孤独症组双侧内囊后肢[左右侧分别为(6.8±0.3)×10-9mm2/s和......

    作者:曾小璐;邹小兵;岑超群;唐春 刊期: 2007- 02

  • 有暴力攻击行为的男性青少年脑诱发电位和执行认知功能研究

    目的探索男性青少年暴力攻击行为的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心理学基础.方法以75例有官方暴力型违法乱纪记录的青少年为研究组,以41名某职业高中学生为对照组,对两组测评脑诱发电位[听觉脑干反应(ABR)、体感诱发电位(SEP)和P300]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并比较两组的异同.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ABR波Ⅰ和波Ⅲ潜伏期短,波Ⅴ潜伏期长,波Ⅲ波幅低;P300靶P3波潜伏期长,非靶P2波波......

    作者:卞茜;薛伟;马金芸;张明岛;谢斌;楼翡璎;陈兴时;王玉华;袁雪春 刊期: 2007- 02

  • 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海马代谢的磁共振质子波谱研究

    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双侧海马磁共振质子波谱(1H-MRS)的代谢特点.方法运用1H-MRS成像系统检测16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患者组)和16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双侧海马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肌醇(mI)及肌酸(Cr)4种代谢产物,分别计算双侧NAA/Cr、Cho/Cr及mI/Cr.采用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及偏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对照组左侧海马NAA......

    作者:邹可;孙学礼;黄晓琦;唐鹤菡;杨虹;欧阳络;徐理;邓伟;龚启勇 刊期: 2007- 02

  •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脑侧化与幻听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目的利用事件相关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在体研究精神分裂症伴有幻听的男性患者左右侧化声音激活脑区的差异,以验证幻听是由脑侧化异常产生的假说.方法男性健康志愿者13名(正常对照组),幻听和非幻听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各13例,接受预先编制的左右侧化声音刺激,进行功能磁共振扫描.结果(1)组内比较:与右侧化声音刺激相比,正常对照组在辨别左侧化声音刺激时显著激活了左楔前叶和右旁中央小叶(FDR校正,......

    作者:史家波;张志珺;郝贵峰;姚志剑;陈宁 刊期: 2007-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