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精神科杂志》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疾病专业性学术刊物,报道有关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基础理论方面新的或更深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反映我国精神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主要以广大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本刊实行同行审稿制。 本刊是国内核心期刊之一,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录用。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审读优秀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精品期刊、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等。影响因子连续多年在国内精神科学术期刊内排名领先。 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病例报告、临床病理(例)讨论、新技术、新理论、学术会议纪要、指南、方案和标准、学术讨论、综述、讲座、专题笔谈、国内外学术动态以及学术活动消息等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本刊64页,单价25元。统一刊号CN11-3661/R,邮发代号2-69。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精神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661/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61/R
邮发代号: 2-6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华精神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3661/R
- 国内刊号:11-366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训练的脑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严重致残性精神疾病,临床常表现为感知觉、情感、意志行为障碍及认知损害,而认知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1],其独立于精神病性症状,主要表现为额、颞叶区域的功能障碍,包括加工速度、工作记忆、言语学习、执行功能、注意、社会认知等方面,在精神分裂症的前驱期就已经存在[2].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的认知损害导致社会功能下降,其对社会功能的影响超过临床症状,成为患者康复中显著的制......
作者:宋丽丽;范丰梅;王云辉;朱小林;谭淑平 刊期: 2017- 04
-
附加维生素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一系列突出的精神行为障碍为特征的复杂且致残率较高的精神障碍,其临床症状包括:阳性症状(幻觉、妄想等)和阴性症状(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等)以及认知功能损害等.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精神病药对阳性症状治疗效果较好,但对阴性症状、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欠佳.因此,寻找能够改善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损害的新治疗方法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有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与维生素缺乏有关.常规抗精神病药附加维生素治疗可......
作者:范宁;王志仁;杨甫德 刊期: 2017- 04
-
钙离子通道在双相障碍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双相障碍临床表现多变,病程反复,诊疗困难,预后不佳,自杀风险高于抑郁症[1].目前,双相障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方面其表现复杂,另一方面也与相关动物模型难以建立,无法进行深入研究有关.双相障碍具有明显的遗传易感性,有关双生子的研究表明其遗传度高达80%[2].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associationstudies,GWAS)显示L-型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α1C亚基(L-type......
作者:毛睿智;赵国庆;张晨;陈俊;方贻儒 刊期: 2017- 04
-
瑞舒伐他汀联合行为干预对抗精神病药所致代谢综合征的影响
目的验证瑞舒伐他汀与行为干预单一或联合治疗对抗精神病药所致代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ICD-10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且同时符合200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与美国心脏学会和美国心肺血液研究所等组织联合定义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的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以下4组:瑞舒伐他汀(5mg/d)联合行为干预组(以下简称他汀+行为干预组,32例)、瑞舒伐他汀组(5mg/d)(以下简称他汀组,32......
作者:姜雨微;姜文海;马连华;张廷鑫;韩建军;李琳 刊期: 2017- 04
-
精神疾病与意外伤害死亡的关系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与意外伤害死亡的关系.方法从河北省丰宁县、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陕西省眉县、四川省崇州县的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纳入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发生的157例意外伤害死亡案例作为意外伤害死亡组,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从其中3个县抽样140名健在居民作为对照组,2组中各有1名家属和1名亲友完成访谈.访谈主要收集死者死亡前和对照组在访谈前1个月的人口学资料、精神疾病诊断和生命质量......
作者:童永胜;殷怡;吴承京;肖春玲;刘艳;岳琳琳;李献云;梁红;杨甫德 刊期: 2017- 04
-
CSMD1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词语流畅性及脑灰质体积的关联研究
目的探讨CSMD1(CUBandSushimultipledomains1)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词语流畅性及脑灰质体积的关系.方法对8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及98名对照者(对照组)进行脑MRI检查、认知功能评估及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芯片检测.采用线性回归模型检验CSMD1基因上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基因型与数字符号转换测验、词语流畅性测验评分的关联.采用全因子模型分析诊断和CSMD......
作者:李静;郁昊;廖金敏;姜思思;刘琦;闫俊;岳伟华;阎浩;张岱 刊期: 2017- 04
-
抑郁症言语流畅性任务及伦敦塔任务下脑激活的近红外光谱成像研究
目的探讨抑郁症言语流畅性任务(VerbalFluencyTask,VFT)及伦敦塔任务(TowerofLondonTest,TOL)下脑激活与抑郁的关系.方法应用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near-infraredspectroscopy,NIRS)监测35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年龄、性别匹配的35名健康人(对照组)刺激任务(VFT和TOL)下前额叶皮质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采用HAMD24、HAMA......
作者:齐玉;王高华;刘忠纯;王惠玲;肖玲;王熇生;罗晓玉 刊期: 2017- 04
-
我国成瘾医学的现状与展望
人类很早就注意到酒精、药物成瘾会导致各种躯体、心理和社会问题,但对成瘾的性质一直存在争议.早期认为成瘾源于性格缺陷,是自我选择的结果,是精神层面的道德、意志缺乏问题.因而为防止成瘾,从个人层面往往强调个人责任;从国家层面对成瘾行为往往采取惩罚措施.因此,世界各国都通过法律手段控制成瘾物质使用,特别是对制毒、贩毒,甚至吸毒都采取不同程度的惩罚措施[1].......
作者:刘铁桥;赵敏;郝伟 刊期: 2017- 04
-
药物依赖所致认知偏向及其研究进展
药物滥用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持续性精神活性物质暴露可引起个体一系列的认知、行为和生理症状群,即药物依赖状态,一旦停药即可引发相应的戒断症状[1].药物依赖可导致患者额叶、顶叶和枕叶等多个脑区损伤,引发严重的认知功能减退,主要表现在注意、记忆、抑制、执行功能、社会及情感认知等多个认知维度的功能障碍,并可产生对毒品相关线索刺激的认知偏向[2-3].......
作者:朱有为;赵敏 刊期: 2017- 04
-
中国强迫症防治指南2016解读:概述
强迫症作为一个独立的诊断类别,其受关注相对较晚且相关研究较少.随着对强迫症的不断认识,其诊断归属也处于变化和争议中.因强迫症具有焦虑障碍的基本特征:焦虑、强迫与反强迫交织的焦虑,DSM-Ⅲ、DSM-Ⅲ-R和DSM-Ⅳ中将其归类于焦虑障碍谱系中,命名为强迫性焦虑障碍;因强迫症具有神经症性障碍的基本特征: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无精神病性症状和意识障碍、有自知力,ICD-10中将其归类于神经症、应激......
作者:何燕玲 刊期: 2017- 04
动态资讯
- 1 湘鲁两个医疗机构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济负担的调查
- 2 利培酮致白细胞减少三例
- 3 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及育龄人群精神药物用药原则
- 4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关系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对照研究
- 5 抑郁症伴或不伴糖尿病患者过夜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的对照研究
- 6 双相障碍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谷氨酸代谢水平的Meta分析
- 7 第三届全国焦虑障碍学术会议纪要
- 8 奥氮平治疗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
- 9 抑郁症维持治疗为何半途而废
- 10 首发抑郁症遗传效应及方式的初步研究
- 11 未服药强迫症患者GO/NOGO任务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 12 孤独症的神经生物学研究进展
- 13 男性酒依赖患者的决策倾向研究
- 14 环境线索对戒断期海洛因依赖者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 15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高香草酸的影响
- 16 急性和慢性酒中毒所致酒中毒性黑朦各一例
- 17 复方磷酸可待因糖浆成瘾所致精神障碍一例
- 18 认知行为治疗在精神科临床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19 白介素-1β基因多态性及核因子-kB对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血清白介素-1β水平的影响
- 20 中国抑郁症患者急性期治疗后残留症状的现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