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精神科杂志》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疾病专业性学术刊物,报道有关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基础理论方面新的或更深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反映我国精神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主要以广大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本刊实行同行审稿制。 本刊是国内核心期刊之一,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录用。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审读优秀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精品期刊、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等。影响因子连续多年在国内精神科学术期刊内排名领先。 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病例报告、临床病理(例)讨论、新技术、新理论、学术会议纪要、指南、方案和标准、学术讨论、综述、讲座、专题笔谈、国内外学术动态以及学术活动消息等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本刊64页,单价25元。统一刊号CN11-3661/R,邮发代号2-69。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精神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661/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61/R

邮发代号: 2-6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精神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精神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3661/R
  • 国内刊号:11-366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精神科杂志2004年第1期文章
  •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重返社会程式训练的一年随访研究

    目的探讨重返社会技能训练程式对于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将100例非急性期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技能训练组(以下简称训练组;50例,其中脱落5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脱落2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对训练组进行重返社会技能训练,对照组接受传统精神康复干预,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在干预前、随访第1,3......

    作者:项玉涛;李文咏;翁永振;侯也之;高亮;陈国澜 刊期: 2004- 01

  • 城乡社区≥55岁人群、可疑痴呆和痴呆患者死亡率及生存率的研究

    目的了解社区≥55周岁人群、可疑痴呆和痴呆患者的死亡率及生存率.方法在1997年调查成都地区城乡社区≥55周岁人群5353人中痴呆患病率的基础上,于2000年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3841人调查其死亡及生存情况.在3841人中随访到3058人,死亡391人,外出或迁出392人.基线调查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3版修订本的标准诊断痴呆,用临床痴呆程度评定量表评定痴呆程度.结果(1)基线调查时被......

    作者:唐牟尼;刘协和;吴赛;邱昌建;韩海英;卢江;陈建民;丁玉琼;郭林晋;张伟;戴静;王双红;李胜先 刊期: 2004- 01

  • 不同剂量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适宜剂量.方法12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4组(每组30例),分别以2mg/d(2mg组)、3mg/d(3mg组)、4mg/d(4mg组)、5mg/d(5mg组)利培酮治疗,疗程均为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8,12周末分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锥体外系不良反应量表评分,比较4个组的疗......

    作者:章华;刘忠纯;王高华 刊期: 2004- 01

  • 利培酮、氯丙嗪致腹部脂肪沉积及其与血瘦素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首次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抗精神病药(APS)治疗致腹部脂肪沉积及其与血瘦素和胰岛素水平的关系.方法于利培酮[平均(4.8±0.9)mg/d]、氯丙嗪[平均(480±122)mg/d]单药治疗10周前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血浆瘦素和胰岛素水平,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腰围/臀围比值,采用核磁共振测定其中39例患者腹部脂肪分布,并与38名健康对照者......

    作者:张志珺;姚志剑;刘文;牟晓冬;方群;孙静;侯钢 刊期: 2004- 01

  •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额--顶皮质联络障碍的脑电图相干性分析

    目的用脑电图(EEG)额-顶位点相干性分析方法,验证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额-顶皮质联络障碍的假说.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患者组包括发病后未经治疗(25例)或停止治疗(15例)3周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为41名健康正常人.相干性指标包括安静状态和1Hz闪光刺激状态EEGα峰频率左、右额-顶(F3/P3,F4/P4)和额叶(F3/F4)、顶叶(P3/P4)位点半球间相干系数.用多变量方差分析......

    作者:张卫华;金怡;何华;陈进;周东丰 刊期: 2004- 01

  • 慢性应激致大鼠海马长时程增强和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改变及苯妥英钠的效应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对大鼠海马长时程增强(LTP)和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以及苯妥英钠对LTP和氨基酸神经递质改变的效应.方法将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应激+生理盐水(10ml/kg)组和应激+苯妥英钠(40mg/kg)组,每组8只.采用离体海马脑片结合电生理的方法观测海马CA1区LTP的变化.以群体峰电位(PS)的幅值和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的斜率作为观察LTP变化的指标.应用......

    作者:郑晖;杨权;许崇涛;李慧;罗文鸿 刊期: 2004- 01

  • 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基因差异表达的基因芯片研究

    目的研究健康人及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基因表达谱,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取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名健康人的外周血白细胞,提取总RNA,在反转录cDNA时,分别用Cy3、Cy5两种激发波长荧光标记,获得两组样本cDNA探针.将两组探针混合后与含8464条人类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扫描、分析杂交结果.结果当Cy5与Cy3比值大于2或小于0.5时,在6对样本7次试验中有13条基因在......

    作者:崔东红;姚华;王新源;朱滨;江开达 刊期: 2004- 01

  • 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帕罗西汀激发试验的影响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中枢5-羟色胺(5-HT)系统的功能,以及氯氮平对神经内分泌激发试验的影响.方法无重大躯体疾病、既往未服过药物治疗的首发分裂症患者24例(患者组),另选择与患者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5名正常人为对照组.口服40mg帕罗西汀作为激发剂,每隔1.5h共5次(包括试验前)连续抽取静脉血,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皮质醇(COR)及催乳素(PRL)浓度.患者组分别在氯氮平治疗前后各......

    作者:陈大春;吉中孚;姚尚武;王志青;张建新 刊期: 2004- 01

  • 帕罗西汀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和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41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强迫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完成了研究,其中帕罗西汀治疗72例(帕罗西汀组),氯米帕明治疗69例(氯米帕明组),疗程均为10周.所有患者在入组前均服用安慰剂1周.帕罗西汀组第1周20mg/d;第2周30mg/d;第3周40mg/d;第4~10周低剂量组40mg/d,高剂量组50mg/d.氯米帕明组第1周50......

    作者:吴文源;张海音;张明园;张鸿燕;舒良;赵靖平;陈远光;马崔;李鸣;陶明 刊期: 2004- 01

  • 强迫症患者血小板5-羟色胺、血浆催乳素及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的研究

    目的从神经递质与神经内分泌角度探讨强迫症的生化病理机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放射免疫测定法,分别测定29例强迫症患者和28名正常对照者血小板5-羟色胺(5-HT)含量及血浆催乳素(PRL)含量,并进行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结果强迫症组血小板5-HT水平[(0.8±1.0)nmol/109个血小板]低于正常对照组[(1.4±1.2)nmol/109个血小板],差异有显著性(P0.05);强......

    作者:陈珏;肖泽萍;林治光;王克勋;邹政;徐勇;王振;张明岛 刊期: 2004-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