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精神科杂志》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疾病专业性学术刊物,报道有关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基础理论方面新的或更深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反映我国精神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主要以广大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本刊实行同行审稿制。 本刊是国内核心期刊之一,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录用。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审读优秀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精品期刊、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等。影响因子连续多年在国内精神科学术期刊内排名领先。 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病例报告、临床病理(例)讨论、新技术、新理论、学术会议纪要、指南、方案和标准、学术讨论、综述、讲座、专题笔谈、国内外学术动态以及学术活动消息等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本刊64页,单价25元。统一刊号CN11-3661/R,邮发代号2-69。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精神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661/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61/R

邮发代号: 2-6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精神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精神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3661/R
  • 国内刊号:11-366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精神科杂志2018年第1期文章
  • 精神分裂症患者改良电休克治疗并发癫痫持续状态一例

    临床资料患者男,17岁,待业,因“凭空闻人语,疑人害己1年余入院”.白2015年1月起患者无明显诱因渐出现言语行为异常,称能听到死去的人说话,称家里的人要害他,给他吃的食物有毒,常自言自语,无故发脾气,打骂家人,于2015年7月首次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予利培酮4mg/d,丙戊酸钠800mg/d,氯氮平150mg/d治疗.治疗1个月余临床症状缓解出院.......

    作者:罗涛;王晟;张咏梅;孙玲;龚瑞生;龚发金;魏波 刊期: 2018- 01

  • 抑郁发作合并神经源性膀胱一例

    临床资料患者女,71岁,丧偶.因“腰椎手术后出现情绪低落、少言懒动10个月,加重伴排尿困难1个月余”,于2016年6月12日入住我院.2015年7月患者于外院行“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后下肢行走功能恢复缓慢.于8月出院后出现情绪不佳,经常默默流泪,话少,食欲差,便秘.渐不出门,不愿见邻居好友,认为自己没用,拖累儿子,对将来悲观,伴疲乏无力、头昏,未予诊治.......

    作者:马莉;郝伟平;赵敏强 刊期: 2018- 01

  • 谷氨酸AMPA受体在快速抗抑郁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核心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自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预计至2020年,抑郁症将仅次于心血管疾病成为全球第2位的高负担疾病,预计至2030年将上升至世界疾病负担首位[1].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作用于单胺类递质的抗抑郁药虽然有效,但这些药物存在起效慢,部分患者药物应答不良的局限.......

    作者:周娇娇;肖乐;杨健;王刚 刊期: 2018- 01

  • 伴疼痛性躯体症状抑郁症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抑郁症系临床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其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中国人群发病率高达6%[1],WHO预测至203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疾病负担位居第一的疾病.抑郁症除常见的心境低落、兴趣减少等核心情感症状外,多伴有非特异性躯体症状,其中约2/3的抑郁症患者伴有疼痛性躯体症状[2].疼痛致抑郁症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难度增加,生活质量降低,阻碍其社会功能的完全恢复.目前,有关伴疼痛性躯体症状抑郁症(pain......

    作者:侯前梅;唐雷;雍那;丁祥洪;王晓明 刊期: 2018- 01

  • 磁源性影像技术在常见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很难用单一致病因素解释,其病因以及病程发展被归因于多因素的共同作用.近年,研究者将重点集中于探究精神疾病患者的脑神经活动的变化,试图从神经生物学方面解释患者的症状表现、病程变化特征及发病机制.许多研究利用电生理技术如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脑影像技术如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

    作者:陈骏浩;钟舒明;李智男;卢倩怡;张璐;贾艳滨 刊期: 2018- 01

  • 抑郁症患者疼痛共情的初步研究

    目的利用疼痛共情外显和内隐任务探究抑郁症患者的疼痛共情能力.方法采用疼痛共情范式对37例门诊和住院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与患者组性别、年龄、教育年限相匹配的36名健康对照(对照组)的疼痛共情能力进行比较,评估指标为正确率和反应时;采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ChineseVersionofInterpersonalReactivityIndex,IRI-C)比较2组的共情能力,包括观点采择、想......

    作者:王雪;蔡春岚;谢雯;夏守翠;关建军;汪凯;蔡翥;张蕾 刊期: 2018- 01

  • 精神分裂症伴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基因甲基化谱的初步构建

    目的运用甲基化DNA免疫共沉淀联合高通量测序(methylatedDNAimmunoprecipitationcoupledwithnext-generationsequencing,MeDIP-seq)技术初步构建伴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dyskinesia,TD)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基因甲基化谱.方法入组伴TD精神分裂症患者5例(TD组)、不伴TD精神分裂症患者5例(非TD组)及健康志愿者......

    作者:张苹;李艳丽;安会梅;谭云龙 刊期: 2018- 01

  • 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皮质厚度和平均曲率的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皮质厚度和平均曲率特征及与临床症状的相关分析.方法纳入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患者组)和与之年龄、性别及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49名(对照组).所有被试者磁共振T1脑结构数据通过FreeSurfer自动处理软件,计算脑皮质厚度和平均曲率并进行差异检验,并与PANSS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和总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患者组双侧中央沟皮质厚度高于对......

    作者:李慧;范丰梅;向红;范宏振;唐仕友;温云;王志仁;谭云龙;谭淑平 刊期: 2018- 01

  • 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态局部一致性与注意功能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缺陷型精神分裂症(deficitschizophrenia,DS)患者静息态脑功能活动局部一致性(regionalhomogeneity,ReHo)特征,及其与注意功能的相关分析.方法入组符合DSM-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按缺陷型精神分裂症诊断量表进一步分为DS患者与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non-deficitschizophrenia,NDS)患者,共入组男性DS患者30例(DS组)......

    作者:高炬;唐小伟;于淼;张晓斌;张洪英;王湘;张向荣 刊期: 2018- 01

  • ICD-11精神与行为障碍(草案)关于人格障碍诊断标准的进展

    人格障碍(personalitydisorder)是较为常见的一类精神障碍,调查显示其人群中的患病率高于5%[1-2].虽然目前临床常用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DSM和ICD中对人格障碍的定义均比较明确和一致[3-4],但历史上其具体分类却一直处在变动之中.因此无论在研究领域还是临床领域,这类障碍都是一大难题.以下就相关研究进展,结合ICD-11精神与行为障碍(草案)(以下简称ICD-11)中的变化进行......

    作者:郑毓(鵠);张天宏;Jared Keeley;谢斌 刊期: 2018-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