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精神科杂志》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疾病专业性学术刊物,报道有关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基础理论方面新的或更深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反映我国精神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主要以广大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本刊实行同行审稿制。 本刊是国内核心期刊之一,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录用。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审读优秀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精品期刊、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等。影响因子连续多年在国内精神科学术期刊内排名领先。 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病例报告、临床病理(例)讨论、新技术、新理论、学术会议纪要、指南、方案和标准、学术讨论、综述、讲座、专题笔谈、国内外学术动态以及学术活动消息等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本刊64页,单价25元。统一刊号CN11-3661/R,邮发代号2-69。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精神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661/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61/R
邮发代号: 2-6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华精神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3661/R
- 国内刊号:11-366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西酞普兰对慢性应激大鼠海马CA1和CA3区神经细胞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及Bcl相关蛋白表达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对慢性应激大鼠海马CA1、CA3神经细胞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相关蛋白(Bax)表达和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应激组(生理盐水灌胃)、处理1~3组[分别以不同剂量(1mg·kg-1·d-1、4nag·kg-1·d-1、8mg·kg-1·d-1)氢溴酸西酞普兰灌胃],每组8只.采用强迫游泳制造慢性应激模型,用大......
作者:俞爱月;苏巧荣;刘学红;王岚;张剑 刊期: 2009- 02
-
以幻听和妄想为首发症状的麻痹性痴呆一例
患者女,44岁,已婚,因记忆减退2个月,说神道鬼、感神附体1个月,排尿困难15d,于2008年5月25日入本院.......
作者:汪莉;徐乐平 刊期: 2009- 02
-
表现为精神异常的左颞叶脑出血一例
患者男,56岁,退休工人.因乱语、疑人害己、行为异常2d于2008年10月16日入院.10月15日无明显诱因出现精神失常,乱翻东西,遭家人劝阻则发脾气、砸东西,说妻子要害自己;夜间不眠,整日忙于打扫卫生.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平索性格内向,少与人交流.入院身体体查:除血压高[180/110mmHg(1mmHg=0.133kPa)]外,余未见明显异常.精神检杏:神志清,接触被动欠合作,查及可疑幻视、被......
作者:郭文斌;孙华;张治坤 刊期: 2009- 02
-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4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关系的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其病理改变为老年斑(senileplaque,SP)、神经元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tangles,NFT)的形成以及神经元的丢失,而神经元丢失主要表现为细胞凋亡[1].......
作者:沈悦娣;魏丽丽;刘娜;陈炜 刊期: 2009- 02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大鼠模型的研究进展
人类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是一种逐渐发展、影响终身的慢性疾病.目前认为,ADHD是由于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2].由于人体研究的局限性,ADHD动物模型已成为研究其发病机制、药物治疗和科研预测的重要工具.目前,现有的各种模型虽具有不同的优缺点,但均以模仿ADHD的某-临床表现为主要行为学依据,从遗传、......
作者:吴超;李量 刊期: 2009- 02
-
事件相关电位P50和P300作为精神分裂症内表型的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复杂,其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迄今尚未得出一致的结果[1].内表型是近年研究精神疾病遗传学的一种新策略[2].......
作者:甄文凤;王红星;马辛 刊期: 2009- 02
-
抗抑郁药引发抑郁发作患者转相的观察
我们对接受了3个月抗抑郁治疗的抑郁发作患者进行转相调查,报道如下.对象190例,均为调查者所在的12所医院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抑郁发作或双相抑郁诊断标准.其中男6l例,女129例;年龄16~62岁,平均(26±20)岁;抑郁症170例,双相抑郁20例;有阳性心境障碍家族史者38例,无家族史者152例.......
作者:金卫东;王乃信;王鹤秋;马永春;童振华 刊期: 2009- 02
-
抑郁大鼠模型额叶及海马区Rho激酶表达变化及其意义的初步探讨
我们观察抑郁大鼠模型前额叶及海马区Rho激酶(ROCK)表达情况,仞步探讨Rho/ROCK通路在抑郁障碍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邓志宽;吴静;程赛宇 刊期: 2009- 02
-
药物治疗前精神分裂症女性首次发病患者额叶和海马的磁共振成像质子波谱研究
利用磁共振成像(MRI)质子波谱(1H-MRS)技术,测量未经用药的精神分裂症女性茸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患者额叶和海马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谷氨酸复合物(Gk)、胆碱复合物(Cho)和肌酸(Cr)水平.......
作者:郭凤莲;王永龙;苏晋生;武君芳;孙荣仙 刊期: 2009- 02
-
情感障碍患者血浆孤啡肽含量的初步研究
探讨血浆孤啡肽(OFQ)含量与情感障碍之间的相关性.对象共71例,均为山东省精神卫牛中心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分别符合美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4版(DSM-Ⅳ)的重性抑郁障碍、双相Ⅱ型障碍抑郁发作和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其中单相抑郁组24例(男11例,女13例),双相抑郁组21例(男9例,女12例),双相躁狂组26例(男12例,女14例);单相抑郁组、双相抑......
作者:王丽娜;刘兰芬;杨晓东;刘同洲;张敬悬 刊期: 2009- 02
动态资讯
- 1 组胺能系统与精神分裂症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 2 中老年双相障碍临床研究进展
- 3 精神分裂症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 4 颅内电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 5 强迫障碍药物循证治疗进展
- 6 简明精神状态检查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筛查社区老年人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及痴呆的应用分析
- 7 ICD-11精神与行为障碍(草案)关于应激相关障碍更新进展
- 8 二甲双胍联合行为干预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体质量增加及糖代谢紊乱的研究
- 9 特定计算技能发育障碍一例
- 10 氯胺酮单次给药治疗抑郁症的随机对照研究及其与炎性因子的关系
- 11 司法鉴定病理性半醒状态一例
- 12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 13 中药灌肠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肠梗阻
- 14 评《综合医院精神卫生》
- 15 社会变迁对我国精神卫生事业的挑战
- 16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感觉统合能力发展水平的对照研究
- 17 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治疗
- 18 男性酒精依赖患者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及脑质子波谱动态研究
- 19 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伴发抑郁障碍对一年卒中复发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 20 伴月经紊乱的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换用喹硫平后一年的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