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精神科杂志》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疾病专业性学术刊物,报道有关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基础理论方面新的或更深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反映我国精神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主要以广大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本刊实行同行审稿制。 本刊是国内核心期刊之一,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录用。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审读优秀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精品期刊、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等。影响因子连续多年在国内精神科学术期刊内排名领先。 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病例报告、临床病理(例)讨论、新技术、新理论、学术会议纪要、指南、方案和标准、学术讨论、综述、讲座、专题笔谈、国内外学术动态以及学术活动消息等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本刊64页,单价25元。统一刊号CN11-3661/R,邮发代号2-69。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精神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661/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61/R

邮发代号: 2-6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精神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精神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3661/R
  • 国内刊号:11-366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精神科杂志2009年第4期文章
  • 吗啡戒断性焦虑大鼠海马突触界面结构及突触素表达变化

    目的探讨吗啡依赖戒断焦虑行为与海马CA1、CA3区突触界面结构和突触素表达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剂量递增法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模型,高架十字迷宫检测焦虑行为,透射电镜技术结合图像分析系统、免疫组织化学比较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各6只)大鼠海马CA1、CA3区突触界面结构和突触素(P38)的表达.结果(1)行为学:模型组开放臂的次数和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和治疗组[小有意义差异t检验(下同),P<0.01或......

    作者:罗素元;高家林;钱刚;吴明松;何继锋 刊期: 2009- 04

  • 慢性应激大鼠抑郁模型心肌纤维化改变及场电位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的心脏局部组织的病理及场电位变化.方法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20只,体质量180~250g,随机分为抑郁组(10只)和对照组(10只).用Cronli方法建立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并对抑郁组大鼠在慢性应激前后进行糖水消耗试验和旷场行为测试.应用微电极阵记录技术观察大鼠的心率、心房及心室肌组织局部场电位时程(fAPD)的变化规律及左心室心尖部苏木素......

    作者:侯月梅;刘政疆;孙娟;张彦;冯艳 刊期: 2009- 04

  • 强迫症患者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中外周血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表达与强迫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35例强迫症首次发病患者(强迫症组)与31名健康对照(对照组)外周血COMT基因表达水平;使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轴Ⅱ诊断结构式临床访谈问卷(SCID-Ⅱ)评估强迫症与强迫性人格障碍的共病情况.结果强迫症组COMT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2.56,P<0.......

    作者:王振;肖泽萍;张海音;蒋文晖;王虓;陈珏;钱伊萍;江三多 刊期: 2009- 04

  • 脑膜瘤误诊为双相障碍一例

    患者,女,60岁,主因间断兴奋、话多、活动多;情绪低落、自杀行为20个月,于2007年8月13日入我院.20个月前其母病重后,患者出现兴奋、言语夸大、动作增多、自我感觉良好、夜眠减少.在当地诊断为躁狂发作,服用利培酮口服液2mg/d治疗1个月症状消失,但劳动能力下降.......

    作者:崔拥军;刘广芳;郝国建;冯志起 刊期: 2009- 04

  • 双相情感障碍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affectivedisorder,BPD)是1种严重、慢性或终生性疾病.据报道,BPD患病率为1.2%2.4%,约占人群的1.3%,占所有心境障碍的20%~50%.美国BPD患者约为300万,其患病率虽低于抑郁症,但高复发率(高达90%)、高致残率、低诊断率和低治疗率突出.死亡率也相对较高,约25%~50%患者有自杀未遂史,10%~15%自杀身亡,居各类精神障碍之首.......

    作者:刘传朋;王学义 刊期: 2009- 04

  • 双相障碍的线粒体功能异常假说的研究进展

    双相障碍(bipolardisorder,BD)是精神科的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的特点,给患者及其家庭及社会均带来沉重负担,成为当今全球主要精神卫生问题之一.早期的BD病因学假说主要包括单胺能神经递质假说、神经内分泌失调假说等,但基于这些假说的研究并未给BD的病因学探索和药物研发带来太多进展.因此,Kato和Kato[1]2000年提出了BD的线粒体功能异常假说.......

    作者:刘晓华;江开达;徐一峰 刊期: 2009- 04

  • 丙戊酸钠对慢性酒精中毒大鼠记忆损害的干预效应

    观察丙戊酸钠(VPA)对慢性酒精中毒大鼠记忆功能的影响.材料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体质量160~180g(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42只,简单随机抽样,编号后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分为酒精模型组、VPA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4只.......

    作者:王岚;王学义;史少霞 刊期: 2009- 04

  • 广泛性焦虑障碍首次发病患者6种神经化学物质浓度的初步观察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是焦虑障碍的常见类型之一.虽有不少学者对多种相关神经化学物质进行研究,试图探索GAD发病机制及神经生化改变,但目前尚有许多不明之处.我们测定GAD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褪黑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浓度,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旨在探讨GAD的生化改变.......

    作者:沈鑫华;钱敏才;钮富荣;孙松涛;朱毅平;杨剑虹;林敏;俞柏润;李良 刊期: 2009- 04

  • 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临床特征及认知功能关系对照研究

    选择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作者:陈大春;修梅红;王宁;李艳丽;杨可冰;聂鹰;卞清涛;谭云龙;张向阳 刊期: 2009-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