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精神科杂志》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疾病专业性学术刊物,报道有关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基础理论方面新的或更深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反映我国精神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主要以广大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本刊实行同行审稿制。 本刊是国内核心期刊之一,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录用。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审读优秀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精品期刊、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等。影响因子连续多年在国内精神科学术期刊内排名领先。 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病例报告、临床病理(例)讨论、新技术、新理论、学术会议纪要、指南、方案和标准、学术讨论、综述、讲座、专题笔谈、国内外学术动态以及学术活动消息等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本刊64页,单价25元。统一刊号CN11-3661/R,邮发代号2-69。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精神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661/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61/R
邮发代号: 2-6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华精神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3661/R
- 国内刊号:11-366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抑郁症巩固期和维持期及停药期的治疗策略
抑郁症为高复发性疾病,目前倡导全病程治疗.抑郁症的全病程治疗分为: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维持期治疗和停药期治疗4期.抑郁症的治疗目标为:(1)提高抑郁症的临床治愈率,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2)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达到真正意义的治愈;(3)预防复发.本文重点介绍巩固期、维持期和停药期治疗策略和措施[1].一、巩固期治疗急性期治疗获得临床治愈的患者应进入巩固期治疗.......
作者:江开达 刊期: 2013- 04
-
抑郁症急性期的初始治疗
抑郁症的急性期治疗一般为6~12周.急性期的治疗目标是争取达到临床痊愈与恢复病前功能水平,而不仅仅是改善症状.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措施单一或联合运用.初始治疗模式的选择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包括表现的症状群、共患疾病或心理应激的存在与否、患者既往治疗史以及患者的治疗偏好.......
作者:徐一峰 刊期: 2013- 04
-
心理治疗在抑郁症急性期治疗中的应用
值得重视的是,美国精神病学学会(APA)2010版的《抑郁症治疗指南》(以下简称《2010版指南》)中明确提出,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需征求患者的意愿,心理治疗适用于轻度到中度抑郁症和特殊患者(如孕产妇、药物不耐受者等)的急性期治疗,亦可与药物治疗合用适用于不同严重程度抑郁症治疗的各个阶段(包括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1].需要注意的是,一旦考虑使用心理治疗,必须整合到抑郁症患者的精神科治疗方案之中......
作者:季建林 刊期: 2013- 04
-
抑郁症急性期优化治疗策略
美国精神病学学会(APA)2010版的《抑郁症治疗指南》(以下简称《2010版指南》)强调临床治愈是抑郁症急性期的治疗目标.提高临床治愈率,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其治疗的关键是彻底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复发风险.治疗的首要步骤是对症状的评估,《2010版指南》提出,医疗团队治疗模式很重要,精神科医生需要对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进展有一个全面评估,在处方药物时对患者病史的回顾,与同事讨论斟酌用药......
作者:李惠春 刊期: 2013- 04
-
《创伤后应激障碍防治指南》简介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是指个体在经历强烈的精神创伤性事件(如自然灾害,各种公共突发事件,各种意外事故如矿难、交通事故、火灾,被强奸或被暴力侵袭,突然被剥夺自由或者亲人的突然丧失等)后出现的一种严重精神疾病.PTSD在普通人群中终身患病率高达4%左右,其中1/3以上终生不愈;1/2以上共病有物质滥用、抑郁、焦虑性障碍;自杀率是普通人群的6倍......
作者:李凌江;于欣 刊期: 2013- 04
-
《焦虑障碍防治指南》简介
由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主编的《焦虑障碍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已经正式出版[1].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和应用《指南》,我们作为《指南》的编写成员,特撰此短文,和大家分享编写体会.一、编写背景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和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组织编写的《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丛书》已于2007年出版,涉及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双相障碍、老年期痴呆和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5种疾病.为提高精神障......
作者:吴文源;张明园 刊期: 2013- 04
-
焦虑障碍的动物模型
焦虑障碍是一类广泛影响人类心身健康的精神疾病,到目前为止,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由于对人类的大脑研究存在局限,焦虑的动物模型为揭示焦虑障碍的病因学及治疗学机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本文首先论述精神疾病动物模型的基本概念、信效度,然后简要介绍几个主要的焦虑动物模型的原理、构成以及利用该动物模型在神经生化学、神经解剖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后提出未来焦虑障碍模型的发展思路.......
作者:李晓白 刊期: 2013- 04
-
抑郁症临床治愈和用药实践问题的提出
在抑郁症的临床结局指标中,remission一词,国内译为临床治愈.各种通用的抑郁症治疗指南中,都将之列为急性期治疗的目标[1-2].把治疗目标设定为临床治愈,这是抑郁症治疗学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树立了这样的理念,在临床实践中便会往这一方向而努力,治疗水平会得到提高,也会有更多的抑郁症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取得更好的效果.为此,我们组织一组专家,对这一专题进行讨论,希望对临床工作者有所帮助.......
作者:张明园 刊期: 2013- 04
-
抑郁症的规范化治疗与药物选择
美国精神病学学会于2010年10月正式发布的第3版《抑郁症治疗指南》(以下简称《2010版指南》)强调临床治愈为抑郁症急性期的治疗目标,治疗中未达到临床治愈的患者会导致抑郁症复燃与复发,患者社会功能受到损害,导致工作能力和生产力下降,增加治疗费用.1项12个月的随访研究显示,获得临床治愈的患者误工的天数明显低于临床治疗有效的患者,临床治愈能显著减少工作能力的丧失[1].临床治疗中未能达到临床治愈的......
作者:江开达 刊期: 2013- 04
-
抑郁症的个体化治疗与药物选择
抑郁症是一组症状多维、病程反复的精神障碍,在急性期若不能及时彻底治疗,往往导致病程的慢性化及长期的个体功能受损.而抗抑郁治疗的疗效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个体特征、基因、社会心理因素、患者症状特点(如伴随的焦虑、失眠及各种疼痛等).个体化治疗是以每个患者的不同信息为基础,决定不同的治疗策略,把握治疗效果和依从性,使患者得到适宜的治疗,早期获得临床治愈.......
作者:李惠春 刊期: 2013- 04
动态资讯
- 1 承前启后 任重道远
- 2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应用于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的研究进展
- 3 抑郁症的法定能力评定问题
- 4 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及其同胞的脑静息态局部一致性分析
- 5 氟西汀联合奎硫平治疗体像障碍的临床对照分析
- 6 双相障碍抑郁期与缓解期患者豆状核磁共振氢质子波谱研究
- 7 简明精神状态检查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筛查社区老年人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及痴呆的应用分析
- 8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及安全性的对照研究
- 9 2006年我国十省市抗精神病药联合用药情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10 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他克莫司结合蛋白5基因多态性分析
- 11 ICD-11精神与行为障碍(草案)关于精神分裂症和其他原发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进展
- 12 阳性症状为主型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前额叶和海马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研究
- 13 服用大剂量氯氮平骤停致谵妄一例
- 14 色氨酸羟化酶2基因和家庭环境因素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关联分析
- 15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产后抑郁的疗效分析
- 16 氯丙嗪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调节功能影响的动态观察
- 17 氯氮平治疗对以阳性或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 18 氯氮平合并氟伏沙明致氯氮平血药浓度增高一例
- 19 精神分裂症需要长期治疗
- 20 大学生智能手机问题性使用状况及与焦虑和抑郁情绪关系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