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精神科杂志》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疾病专业性学术刊物,报道有关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基础理论方面新的或更深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反映我国精神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主要以广大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本刊实行同行审稿制。 本刊是国内核心期刊之一,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录用。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审读优秀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精品期刊、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等。影响因子连续多年在国内精神科学术期刊内排名领先。 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病例报告、临床病理(例)讨论、新技术、新理论、学术会议纪要、指南、方案和标准、学术讨论、综述、讲座、专题笔谈、国内外学术动态以及学术活动消息等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本刊64页,单价25元。统一刊号CN11-3661/R,邮发代号2-69。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精神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661/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61/R

邮发代号: 2-6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精神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精神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3661/R
  • 国内刊号:11-366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精神科杂志2016年第4期文章
  • 改良电休克治疗在高龄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

    改良电休克治疗(modifiedelectroconvulsivetherapy,MECT)可以快速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消极观念和抑郁情绪,广泛应用于抑郁症的治疗.此外,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患者在使用抗抑郁药效果不佳的情况下,MECT能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MECT对于老年抑郁症患者也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老年抑郁症患者成为临床工作中一个日益重要的人群.然而国内关于......

    作者:高可润;蔡亦蕴;陈海莹;黄维维;李华芳;施慎逊 刊期: 2016- 04

  • 不同临床特征对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错误相关负电位的影响

    目的探讨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治疗前后错误相关负电位(errorrelatednegativity,ERN)的变化及其不同临床特征对ERN的影响.方法对80例首次发病未治疗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根据HAMD17总分将其分为重度抑郁组(34例)和中度抑郁组(46例),根据HAMA总分将其分为重度焦虑组(43例)和中度焦虑组(37例),根据HAMD17中的阻滞因子总分将其分为重度阻滞组(30例)和中度......

    作者:王勇;黄丹;陈俊;吴志国;粟幼嵩;黄佳;傅山;陈兴时;陈冲 刊期: 2016- 04

  • 抑郁症和双相抑郁患者情绪图片任务下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目的探讨抑郁症和双相抑郁患者情绪图片任务下脑功能激活的特异性.方法采用任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方法,对30例双相Ⅰ型抑郁、30例抑郁症(majordepressivedisorder)及3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负性和中性情绪图片任务态脑fMRI(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fMRI)扫描,后纳入分析的双相Ⅰ型抑郁症患者17例(双相Ⅰ型组)、抑郁症18例(抑郁症......

    作者:蔡溢;李卫晖;李则宣;张丽;廖梅;刘帮杉;刘军;张燕;李凌江 刊期: 2016- 04

  • 抑郁症首次发病未治疗患者脑网络模块化研究

    目的观察首次发病未治疗抑郁症患者脑功能网络中模块化及其相关特征的改变,为了解抑郁症的脑网络机制提供证据.方法纳入首次发病、未经治疗的抑郁症患者(病例组,50例)及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37名),基于静息态fMRI的数据,构建全脑功能连接网络,比较2组受试者的模块化相关指标,包括全脑模块化程度、模块内连接和模块间连接的差别,及其与疾病严重度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分为4个模块......

    作者:陈超;郝熠;王丽;李科;曾亚伟;张庆娥;苏允爱;金真;司天梅 刊期: 2016- 04

  • 脂多糖诱导细胞因子紊乱抑郁症模型小鼠海马蛋白质组学研究

    目的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诱导细胞因子紊乱抑郁症模型小鼠海马组织蛋白质组学的变化,研究细胞因子紊乱所致抑郁症的相关发病机制.方法根据糖水消耗基线值和体重将60只健康雄性CharlesRiverCancerResearchCD-I(R)(ICR)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腹腔注射无菌脂多糖0.83mg/kg)和对照组(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1ml/kg),每组30只.......

    作者:唐建勇;周婵娟;吴优;李雯雯;谢鹏 刊期: 201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