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精神科杂志》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疾病专业性学术刊物,报道有关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基础理论方面新的或更深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反映我国精神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主要以广大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本刊实行同行审稿制。 本刊是国内核心期刊之一,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录用。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审读优秀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精品期刊、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等。影响因子连续多年在国内精神科学术期刊内排名领先。 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病例报告、临床病理(例)讨论、新技术、新理论、学术会议纪要、指南、方案和标准、学术讨论、综述、讲座、专题笔谈、国内外学术动态以及学术活动消息等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本刊64页,单价25元。统一刊号CN11-3661/R,邮发代号2-69。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精神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661/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61/R
邮发代号: 2-6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华精神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3661/R
- 国内刊号:11-366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声音厌恶患者一例
病例描述患者,男,18岁,学生,因“对声音敏感,严重影响学习与生活,自感痛苦3年”于2015年12月30日来我院临床心理科门诊就诊.自述从初二开始对声音敏感,发病前精神状态正常,品学兼优,担任班干部,性格争强好胜.初关注钟表的滴答声,晚上听到钟表声特别反感,彻夜难眠,睡觉时必须将钟表弄停,后来又对家人睡觉的打鼾声敏感,虽独处一室,仍需蒙头捂住耳朵方可入睡.问题严重开始于中考结束后,患者渐渐开始关注......
作者:赵约翰 刊期: 2016- 05
-
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潜在新靶点痕量胺相关受体1的研究进展
痕量胺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内,然而,因为缺乏特异性的受体,痕量胺的具体功能一直不清楚.2001年,克隆研究揭示了痕量胺相关受体家族的存在[1].其中,痕量胺相关受体(traceamine-associatedreceptor,TAAR)1是早被发现能够被痕量胺激活的受体,随后的TAAR1基因敲除鼠和TAAR1选择型激动剂的药理作用研究证实了其具有调节单胺类神经传递的功能.我们将就痕量胺及相......
作者:王瀚;苏允爱;司天梅 刊期: 2016- 05
-
双相谱系障碍研究进展
双相障碍(bipolardisorder)Ⅰ型和双相障碍央型的总体患病率为0.5%~2%[1-3].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该患病率被明显低估,尤其是双相障碍委型[4].40%的双相障碍患者初诊断为抑郁症,经过8~10年后才做出双相障碍的诊断.诊断不足或诊断过度可能导致躁狂或轻躁狂转相,增加快速循环发作风险,加剧病情变化,加重社会及经济负担.所以,一些研究者就提出了“双相谱系概念”,这是考虑到“还未发......
作者:王育梅;王学义;于欣;赵栋;马燕桃 刊期: 2016- 05
-
中重度强迫症患者强迫信念与强迫症状相关分析
目的了解中重度强迫症患者的强迫信念情况及其与强迫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强迫信念问卷分别对100例强迫症患者(强迫症组)和105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评估,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评估强迫症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对强迫信念与强迫症状严重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强迫症组在责任感/威胁评估(responsibility/threatestimate,RT)、完美主义/确定性......
作者:李小平;张宗凤;王垚;高睿;范青;王振;宋立升;张海音 刊期: 2016- 05
-
儿童和少年期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扣带束纤维示踪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和少年期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spectrumdisorder,ASD)扣带束的完整性及其与儿童和少年期高功能ASD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对6~16岁高功能ASD儿童和少年(高功能ASD组,34例)与年龄、性别及智商匹配的发育正常儿童少年(对照组,39名)分别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在交互式纤维示踪技术基础上比较分析2组被试者双侧扣带束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an......
作者:李赟;钱璐;肖运华;常琛;武巧荣;肖朝勇;肖湘;肖婷;储康康 刊期: 2016- 05
-
改良电休克治疗后不同亚型谵妄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亚型改良电休克治疗后谵妄(post-ECTdelirium,PECTD)患者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改良电休克治疗(modifiedelectroconvulsivetherapy,MECT)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经MECT治疗的相关资料以及治疗前患者服药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可能导致PECTD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不同亚型PECTD的相关因素.结果共收集335例MEC......
作者:杨雪;姜玮;任艳萍;姜长青;汤宜朗 刊期: 2016- 05
-
关注老年期的认知障碍
对于老年精神科医生来讲,2013年问世的DSM-5中大的一个变化就是“痴呆”一词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神经认知障碍”.在此之前,中国台湾和香港的老年精神医学会通过投票也将“痴呆”改为“认知障碍症”.更名固然有消除歧视,减少偏见的考虑,但是医学界摈弃“痴呆”这一使用了两百年的医学术语,还有更为复杂的学术背景.......
作者:于欣 刊期: 2016- 05
-
广州市社区55岁及以上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阳性人群认知变化的随访研究
目的了解MMSE阳性人群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性及影响因素.方法2001年9月至2002年2月对广州市5276名年龄≥55周岁的社区老人采用两阶段法(老年期痴呆初筛调查表和老年期痴呆诊断问卷)进行痴呆患病率(基线)调查,基线筛查出阳性患者917例,并采用诊断问卷进行复查,查出痴呆183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264例和复查正常老人470名;于200......
作者:黄若燕;唐牟尼;任建娟;林康广;郁俊昌;陈映梅;郭伟坚;肖頔;王怀坤 刊期: 2016- 05
-
晚发抑郁症患者词语流畅性测验下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变化的近红外线光谱成像研究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分析晚发抑郁症(late-onsetdepression,LOD)患者执行词语流畅性测验(verbalfluencytest,VFT)时前额叶功能及执行功能特点.方法应用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检测29例LOD患者(LOD组)和3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VFT时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浓度的改变并进行比较,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HamiltonDepression......
作者:潘伟刚;马辛;蒋长好;毛佩贤;任艳萍;鲍枫;刘竞 刊期: 2016- 05
-
阿尔茨海默病伴抑郁症状患者脑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伴抑郁症状的患者基于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技术的脑白质特征.方法对符合入组标准的24例轻度AD患者行头颅DTI检查,数据分析和处理获得的DTI原始数据传输入工作站,应用FSL软件进行预处理,计算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anisotropy,FA)和平均弥散系数(meandiff......
作者:郭忠伟;曹玉林;魏福全;陈杏丽;张永华;刘健;陈炜 刊期: 2016- 05
动态资讯
- 1 Cystatin C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
- 2 芦山地震受灾人群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
- 3 雌激素与精神分裂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 4 服用大剂量氯氮平骤停致谵妄一例
- 5 抑郁障碍与疼痛
- 6 捕食应激致大鼠海马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途径调控紊乱
- 7 20个精神分裂症同胞对家系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基因的连锁研究
- 8 抑郁大鼠海马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分析
- 9 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在大学生中的应用
- 10 认知行为治疗或支持性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症的随机对照研究
- 11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生物学机制研究
- 12 抑郁症患者言语流畅性任务下近红外光谱脑激活特征的初步研究
- 13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初步分析
- 14 拉莫三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抑郁及重性抑郁症耐受性与敏感性的文献分析
- 15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的非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 16 首诊强迫症和共病抑郁症的强迫症患者工作记忆及脑生化代谢差异的磁共振氢质子波谱研究
- 17 1993年中国七个地区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气候因素再分析
- 18 阿立哌唑致锥体外系反应一例
- 19 关注治疗,重在规范
- 20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