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精神科杂志》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疾病专业性学术刊物,报道有关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基础理论方面新的或更深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反映我国精神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主要以广大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本刊实行同行审稿制。 本刊是国内核心期刊之一,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录用。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审读优秀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精品期刊、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等。影响因子连续多年在国内精神科学术期刊内排名领先。 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病例报告、临床病理(例)讨论、新技术、新理论、学术会议纪要、指南、方案和标准、学术讨论、综述、讲座、专题笔谈、国内外学术动态以及学术活动消息等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本刊64页,单价25元。统一刊号CN11-3661/R,邮发代号2-69。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精神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精神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3661/R
  • 国内刊号:11-366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年第01期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在精神科的应用

刘登堂;江开达;徐一峰

关键词: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精神科, 脱氧血红蛋白,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氧合血红蛋白, 血氧水平依赖性, 原始图像, 心理测试, 磁共振波谱分析, pulse sequence, 增强, 影像学, 血红蛋白含量, 信号, 梯度回波序列, 神经, 脑组织, 内源性对比剂, 局部, 分子
摘要: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生物化学、精神药理学及影像学等的迅速发展,脑神经科学的研究已深入到细胞、分子、递质、回路及系统等不同层次。其中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就是90年代以来影像学的一项新发展,它是在进行神经心理测试的同时,对脑组织进行功能显像。fMRI标志着临床磁共振诊断从单一形态学研究,到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系统研究。 一、fMRI的历史背景及原理 Ogawa等[1]于1990年发现,血液中的脱氧血红蛋白可改变血管周围水分子的质子信号,这种信号可通过梯度回波序列(a gradient echo pulse sequence,GRE)检测出来,从而产生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增强效应。研究表明,BOLD增强依赖于内源性氧增强剂,同时外源性刺激可通过特定手段,显示短暂血氧含量变化的信息,为fMRI成像奠定了生物学基础。1991年美国麻省总医院Belliveau等[2]开创了fMRI的先例。 fMRI的研究范围较广,其中包括:(1)血氧水平依赖性测量(BOLD)成像;(2)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RI,DWI)、灌注成像(perfusion MRI);(3)磁共振波谱分析。在精神科应用广的是BOLD。 BOLD是一种快速、无创伤的检测技术,不需暴露于放射活性物质环境中;是以氧合血红蛋白/脱氧血红蛋白作内源性对比剂,具有较好的空间分辨率(2~3 mm)及时间分辨率(1 s以内,快速成像时间为30~100 ms),一般使用GRE序列和回波平面成像序列[3](echo-planar imaging,EPI)。BOLD的基本原理是,以脱氧血红蛋白的磁敏感效应为基础,当局部脑皮质在经特定的任务刺激(如感觉、运动、神经心理测试等)后,其代谢率增加,血管扩张,血流量明显增加,即氧合血红蛋白增加;而局部氧耗量却增加不明显,即局部脱氧血红蛋白含量相对较低,从而引起相应大脑组织区域的信号增加[3]。BOLD成像的基本过程是,通过外在的、有规律的任务与静息两种状态的交互刺激,经转换获得一系列动态原始图像,通过设定阈值,使两种状态下的原始图像进行匹配减影,用交叉相关技术重建功能激发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