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精神科杂志》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疾病专业性学术刊物,报道有关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基础理论方面新的或更深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反映我国精神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主要以广大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本刊实行同行审稿制。 本刊是国内核心期刊之一,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录用。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审读优秀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精品期刊、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等。影响因子连续多年在国内精神科学术期刊内排名领先。 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病例报告、临床病理(例)讨论、新技术、新理论、学术会议纪要、指南、方案和标准、学术讨论、综述、讲座、专题笔谈、国内外学术动态以及学术活动消息等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本刊64页,单价25元。统一刊号CN11-3661/R,邮发代号2-69。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精神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精神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3661/R
  • 国内刊号:11-366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年第01期

精神医学鉴定中颅脑损伤患者伤前智力评估的意义及方法

高北陵

关键词:精神医学鉴定, 颅脑损伤患者, 智力评估, 智力损伤, 智力水平, 智力缺陷, 颅脑损伤后, 评定标准, 普通人群, 鉴定结论, 个体, intelligence quotient, 智商, 一般智力, 受伤, 精神发育迟滞, 鉴定人, 划界, 综合评定, 智力商数
摘要:近年来在司法精神医学领域中,涉及精神损伤或精神伤残的鉴定案例有连年增多的趋势,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对被鉴定人伤后的智力损伤或智力伤残的性质和程度进行评定。为了保证鉴定质量,鉴定工作者尽管结合了伤者的受伤程度、影像学检查结果及伤后社会功能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但由于受伤程度与智力损伤的程度往往不是绝对成正比,且常难以获得患者伤后社会功能的准确信息;因此,目前对颅脑损伤后的智力损伤及其损伤程度的判定,主要是以受伤后所测的或估计的智力商数(IQ)为依据,即以IQ在70分以下时被认为有智力损伤。 然而,70分的智商值是心理学对有无智力缺陷(或智力缺损)的划界分,是人为地把低于普通人群平均智商的两个标准差的值,认定为有智力缺陷。通常判断一个人有无智力缺陷,是与普通人群的一般智力水平相比较而言。如用于描述精神发育迟滞的智力缺陷,即个体在发育期间显现出的一般智力,显著低于平均水平的一种状态;它是以普通人群的平均智力为比较参数,反映了个体在一般人群中的智力水平。而判断一个人在病/伤后有无智力损伤或减退,是与其原来的智力水平相比较而言。如用于描述痴呆和颅脑损伤后的智力减退,即个体在智力发育完善后,因种种因素(疾病或颅脑损伤)而导致智力的倒退,它是以个体在病/伤前的智力水平作为比较参数,反映着个体的智力变化情况。因此,在脑外伤后智力损伤的评估中,只有结合患者伤前的智力水平,才能知道颅脑损伤后有无智力减退及其程度,进而作出客观而相对准确的鉴定结论。 一、伤前智商的概念及评估的意义 伤前智商,又称事前智商(pre-morbid intelligence quotient, pre-IQ),是指个体在病前或颅脑损伤之前的智力水平。但在精神医学鉴定中,极少能够获得被鉴定人病前或伤前智力评估的档案资料,即使是在发达的西方国家也是如此。长期以来,由于没有更客观的指标反映伤者的智力损伤情况,智力缺陷的划界分就理所当然地被引升为智力损伤的评定标准了。用这种方法评定颅脑损伤患者的智力水平似乎很公平,因为它是用同一个尺度来衡量所有的伤者,因而鉴定结论的一致性会比较高,这比起完全凭临床经验所做的主观判断要更有说服力,且易达成共识;但是,如前所述,智力缺陷与智力损伤是两种不同性质和特征的临床现象,它们的评定背景和基础各有不同。因此,评定的方法也应有所区别。若一概而论地、教条式地把智力缺陷的划界分作为智力损伤的评定标准,将会导致一些不合理的鉴定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