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精神科杂志》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疾病专业性学术刊物,报道有关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基础理论方面新的或更深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反映我国精神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主要以广大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本刊实行同行审稿制。 本刊是国内核心期刊之一,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录用。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审读优秀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精品期刊、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等。影响因子连续多年在国内精神科学术期刊内排名领先。 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病例报告、临床病理(例)讨论、新技术、新理论、学术会议纪要、指南、方案和标准、学术讨论、综述、讲座、专题笔谈、国内外学术动态以及学术活动消息等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本刊64页,单价25元。统一刊号CN11-3661/R,邮发代号2-69。
首页>中华精神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精神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3661/R
- 国内刊号:11-366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驻疆军人心理干预的随访研究
张志斌;苏世才;王怀海;郑华;何发堂;李素鹏
关键词:军人心理, 心理干预, 心理卫生自评量表, 人际敏感, 躯体化, 精神病性, 卫生保健, 士兵, 焦虑, 因子, 训练, 心理卫生服务, 心理健康水平, 项目数, 随访, 评分, 精神卫生服务, 医学统计, 阳性, 研究对象
摘要:为了解驻疆军人心理卫生特点,评估他们对心理卫生服务的需求程度,探索心理干预的理论和方法,对1 553名新兵完成了为期3年的心理干预及随访研究。 对象和方法为1993年入伍的2 180名男性士兵,3年后随访时有647名(29.68%)因复员而失访。在完成随访的1 533名中,年龄20~23岁,平均(20.1±2.3)岁;文化程度高中786名,初中747名;涉及步兵、工程兵、通讯兵、汽车兵、炮兵等5个兵种。研究人员由5名医师、2名护师组成。研究前研究人员培训1周,量表评定的一致性Kappa=0.81~0.91,r=0.80,P<0.01。于1993年(干预前)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对1 533名士兵以排为单位集体测试,当场交卷。测试后以营或团为单位,采用《军人精神卫生保健常识》[1]为教材集中授课和训练。每年4月和9月各授课1次,共7次。于1996年(干预后)再次测评SCL-90。采用《医学百科全书*医学统计分册》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行χ2检验。 结果 1 533名士兵干预前后SCL-90各因子分分别为(分):躯体化1.43±0.49和1.33±0.66,强迫1.71±0.55和1.62±0.60,人际敏感1.73±0.57和1.71±0.70,忧郁1.52±0.54和1.45±0.54,焦虑1.46±0.48和1.34±0.90,敌对1.44±0.50和1.21±0.75,恐怖1.31±0.42和1.21±0.66,偏执1.52±0.56和1.45±0.73,精神病性1.45±0.45和1.40±0.59;阳性项目数(个)28.04±16.32和24.06±18.31。干预后评分均低于干预前(t=4.38~18.72,P均<0.01),仅人际敏感未达显著性。与中国青年常模(以下简称常模)比较,干预前躯体化、焦虑和敌对因子高(P<0.01~0.05),忧郁低(P<0.01);干预后躯体化分虽低但未达显著性[常模为(1.34±0.45)分],精神病性分高(t=4.18,P<0.01),余均低于常模[分别为(分):强迫1.69±0.61,人际关系1.76±0.67,忧郁1.57±0.61,焦虑1.42±0.43,敌对1.36±0.47,恐怖1.23±0.47,偏执1.52±0.60,精神病性1.36±0.47,阳性项目数(个)27.45±19.32;t=3.86~14.57,P<0.05~0.01]。 讨论本研究对象为新入伍的男性士兵,干预前SCL-90评分均高于干预后(P<0.01),仅人际敏感因子未达显著性;与常模比较,躯体化、焦虑和敌对分高,忧郁分低,这可能与新战士一时难以适应紧张的军事化生活及军事训练有关。而干预后SCL-90评分均有降低,表明经适应性训练和心理卫生保健后,他们的心理状态日趋成熟。提示加强军人心理卫生研究,积极开展精神卫生服务,对提高我军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部队的战斗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