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精神科杂志》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疾病专业性学术刊物,报道有关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基础理论方面新的或更深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反映我国精神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主要以广大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本刊实行同行审稿制。 本刊是国内核心期刊之一,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录用。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审读优秀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精品期刊、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等。影响因子连续多年在国内精神科学术期刊内排名领先。 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病例报告、临床病理(例)讨论、新技术、新理论、学术会议纪要、指南、方案和标准、学术讨论、综述、讲座、专题笔谈、国内外学术动态以及学术活动消息等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本刊64页,单价25元。统一刊号CN11-3661/R,邮发代号2-69。
首页>中华精神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精神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3661/R
- 国内刊号:11-366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进展
刘津;王玉凤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中枢兴奋剂, 抑郁症状, 哌甲酯, 类药物, hyperactivity disorder, 治疗进展, 疗效, 苯丙胺, 中枢神经兴奋剂, 行为紊乱, 精神发育迟滞, 安慰剂, 药物治疗, 言语攻击, 人际关系, 品行障碍, 精神障碍, 焦虑症状, 焦虑障碍
摘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其患病率国外报道为0.09%~14.30%,国内报道为2.59%~7.25%[1].ADHD的治疗始于20世纪30年代,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有4%~50%可延续至成人期[2],故对该病的治疗还远未完善.对此,我们对ADHD近年的治疗进展加以总结和介绍.一、药物治疗1.中枢神经兴奋剂(以下简称中枢兴奋剂):主要有哌甲酯、右旋苯丙胺和匹莫林.数十年的研究已证实了这类药物的短期疗效,其有效率为65%~75%[3].近年来,应用中枢兴奋剂对ADHD伴有合并症的治疗已成为研究的重点.在这类研究中,该类药物显现以下特征:(1)不能确定焦虑障碍是否降低中枢兴奋剂对ADHD的疗效,但ADHD症状好转后可缓解焦虑症状[4,5];(2)未发现抑郁症状对中枢兴奋剂疗效的干扰,而ADHD症状好转后可缓解抑郁症状[4];(3)对合并抽动障碍者,分别使用大剂量哌甲酯(70~90 mg/d)和右旋苯丙胺(40~45 mg/d)至2~3周时,抽动症状均明显加重,但再继续使用1周后,哌甲酯组的抽动症状减少至与安慰剂组相同水平,右旋苯丙胺组虽也有症状减轻,但仍明显高于安慰剂组[6];(4)对伴品行障碍和攻击行为者,该类药物可减少躯体或言语攻击及反社会行为、改善人际关系,且疗效与剂量呈正相关(相当于哌甲酯0.3~0.6 mg·kg-1d-1)[7].(5)对伴轻至中度精神发育迟滞者,如存在ADHD核心症状而非通常的行为紊乱,该类药物可缓解ADHD症状;但对重度迟滞患者的疗效则不肯定[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