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精神科杂志》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疾病专业性学术刊物,报道有关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基础理论方面新的或更深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反映我国精神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主要以广大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本刊实行同行审稿制。 本刊是国内核心期刊之一,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录用。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审读优秀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精品期刊、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等。影响因子连续多年在国内精神科学术期刊内排名领先。 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病例报告、临床病理(例)讨论、新技术、新理论、学术会议纪要、指南、方案和标准、学术讨论、综述、讲座、专题笔谈、国内外学术动态以及学术活动消息等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本刊64页,单价25元。统一刊号CN11-3661/R,邮发代号2-69。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精神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661/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61/R
邮发代号: 2-6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华精神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3661/R
- 国内刊号:11-366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听感觉门控P50的影响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听感觉门控电位P50的影响.方法采用配对听觉条件(S1)、测试(S2)刺激范式,对33例未经抗精神病药治疗的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患者组),给予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进行听觉诱发电位P50检测,并与30名健康成年人(对照组)对照.结果(1)治疗前,患者组S1波幅[(1.86±0.90)μV]低于对照组[(2.79±1.70......
作者:蒋廷云;万晓娜;王俊清;江丽云;洪晓虹;许崇涛 刊期: 2007- 04
-
二甲双胍联合行为干预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体质量增加及糖代谢紊乱的研究
目的验证二甲双胍与行为干预单一或联合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的体质量增加及糖代谢紊乱的疗效.方法将抗精神病药所致体质量增加≥10%的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四组:二甲双胍(750mg/d)联合行为干预组(以下简称A组,32例);二甲双胍(750mg/d)组(以下简称B组,32例);行为干预联合安慰剂组(以下简称C组,32例);安慰剂对照组(以下简称D组,32例);治疗观察期均为12周.四组患者于治......
作者:吴仁容;赵靖平;邵平;何益群;房茂胜;刘毅君;国效峰 刊期: 2007- 04
-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慢性轻度应激抑郁症大鼠糖水摄入量及脑单胺类递质的影响
目的探讨鱼油中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对慢性轻度应激(CMS)抑郁症大鼠模型糖水摄入量及脑单胺类递质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神经生化机制.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1只,随机分为CMS组(32只)和正常组(9只),CMS组共CMS刺激8周,自实验第4周末起,随机分为ω-3PUFA组(8只)、阳性对照组(氯米帕明组,8只)和2个阴性对照组[橄榄油组(8只)和生理盐水组(......
作者:郭晓云;崔东红;顾靖;俞瑾;江开达;李晓白;刘琼;吴根诚 刊期: 2007- 04
-
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的临床特征及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讨对立违抗性障碍(ODD)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方法对31例ODD儿童(研究组)和36名正常儿童(对照组)测评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及儿童冲动量表(BIS),测量其血清5-羟色胺(5-HT)、多巴胺(DA)等生物胺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1)研究组PHCSS中的合......
作者:徐改玲;王长虹;甄龙;孙凌 刊期: 2007- 04
-
隐花色素-1基因与精神分裂症核心家系的传递不平衡分析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与隐花色素-1(Cry1)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100个精神分裂症核心家系的Cry1基因上的多态性位点rs2300448、rs1921135和rs1056560进行多态性检测;用Genehunter2.1软件包进行传递不平衡分析(TDT),并构建可能的单体型.结果(1)rs2300448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G和等位基因A传递给患病子女......
作者:彭子文;陈晓岗;唐劲松;徐西嘉;谭立文 刊期: 2007- 04
-
抑郁障碍患者五种脑诱发电位指标的临床随访研究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患者5种脑诱发电位指标及其治疗前后的特点.方法应用美国脑诱发电位仪,记录38例抑郁障碍患者(患者组)和33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听觉诱发电位(AEP)、视觉诱发电位(VEP)、事件相关电位P300(ERP-P300)、失匹性负波(MMN)和关联性负变(CNV).对其中18例患者随访至缓解期(治疗第9周末).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出现AEP-N1潜伏期长[对照组(88±18......
作者:张新凯;张明园;吴文源;楼翡璎;陈兴时 刊期: 2007- 04
-
多发家系精神分裂症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其血浆水平的关系
目的探讨多发家系精神分裂症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启动子(TNF-αP)区-308A/G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血浆水平的关系.方法纳入51个多发精神分裂症家系(血亲同胞中有≥2例同胞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且血亲父母健在)222人完成遗传学研究用诊断会谈及遗传学研究用家属会谈表;分为患者组(98例)、父母组(94名)及正常同胞组(30名).非血亲健康对照组(40名,以......
作者:李恒芬;曹素霞;杨建立;贾福军 刊期: 2007- 04
-
青少年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额叶和海马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的研究
目的探讨青少年首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额叶、海马的磁共振质子波谱(1H-MRS)变化特点.方法对21例青少年(13~17岁)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20名(14~17岁)年龄、性别、受教育时间均匹配的正常对照者(对照组),应用1H-MRS成像技术检测两组前额叶、海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3种代谢物,计算NAA/Cr和Cho/Cr比值.采用t......
作者:林铮;李惠春;徐磊;龚向阳;卢蕴容 刊期: 2007- 04
-
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微小躯体异常与脑室扩大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微小躯体异常(MPAs)与脑室扩大的关系.方法对168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进行躯体异常量表(WS)评定,并将患者分为MPAs明显组(WS总分≥4分,85例)和MPAs不明显组(WS总分≤3分,83例).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组的精神症状;用CT测量患者的脑室(脑室值用哈氏值、三脑室宽度、脑室指数、侧脑室体部指数、侧脑室宽度指数、前角指数表示)......
作者:郭素芹;苏林雁;杜海霞;郭芳;郭敬华;李强;潘伟盟 刊期: 2007- 04
-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精神分裂症病理生理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患者组为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发病后从未治疗组31例,停止治疗组17例.正常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为与患者组性别、年龄匹配的41名健康人.对患者组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病情严重程度.血浆BDNF浓度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用多变量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结果从未治疗组[......
作者:张卫华;谭云龙;周沫;周东丰 刊期: 2007- 04
动态资讯
- 1 精神专科医院抑郁障碍和双相Ⅱ型抑郁患者共病特征分析
- 2 抑郁症治疗成败的相关因素
- 3 精神分裂症结局研究的策略及方法的进展
- 4 肾移植伴发精神障碍一例
- 5 中国大陆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奥氮平治疗引起体质量增加的相关因素分析
- 6 关于《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的几点不同看法
- 7 精神分裂症的复发及其评估
- 8 青少年焦虑障碍的临床特征及社会心理学影响因素
- 9 认知行为治疗在精神科临床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10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 11 氯氮平合并氟西汀治疗儿童神经性厌食症
- 12 汶川地震后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治疗前后的脑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 13 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治疗
- 14 雌激素对双侧穹隆-海马伞切断及去势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 15 老年抑郁障碍患者睡眠紊乱与抑郁疗效关系的一年随访研究
- 16 广州市社区55岁及以上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阳性人群认知变化的随访研究
- 17 强化无错性节奏治疗改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随机对照研究
- 18 糖尿病高渗昏迷后致顽固性精神症状消失一例
- 19 ICD-11精神与行为障碍(草案)关于人格障碍诊断标准的进展
- 20 精神病风险综合征功能磁共振成像局部一致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