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精神科杂志》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疾病专业性学术刊物,报道有关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基础理论方面新的或更深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反映我国精神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主要以广大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本刊实行同行审稿制。 本刊是国内核心期刊之一,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录用。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审读优秀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精品期刊、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等。影响因子连续多年在国内精神科学术期刊内排名领先。 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病例报告、临床病理(例)讨论、新技术、新理论、学术会议纪要、指南、方案和标准、学术讨论、综述、讲座、专题笔谈、国内外学术动态以及学术活动消息等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本刊64页,单价25元。统一刊号CN11-3661/R,邮发代号2-69。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精神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661/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61/R
邮发代号: 2-6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华精神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3661/R
- 国内刊号:11-366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强迫症首次发病未服药患者脑静息态低频振幅研究
目的探讨强迫症首次发病未服药患者静息脑神经活动的特点.方法采用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ALFF)方法,对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2例强迫症患者(患者组)和2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静息态脑血氧水平依赖(BOLD)信号活动的改变进行分析;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数据采集,计算出各受试者的ALFF值;采用两样本t检验,以P......
作者:杨涛;程宇琪;罗春蓉;李海军;余红军;姜红燕;许秀峰 刊期: 2011- 03
-
阳性症状为主型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前额叶和海马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研究
目的探讨阳性症状为主型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前额叶和海马的磁共振质子波谱(1H-MRS)变化特点,为其病因学探讨提供线索.方法对22例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为主型患者(患者组)和11名年龄、性别、受教育时间均匹配的正常对照者(对照组),应用2D1H-MRS成像技术检测2组双侧前额叶白质、前扣带回皮质、海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3种代谢物,分别计算NAA/Cr......
作者:王颖;贾艳滨;凌雪英;刘斯润;黄力 刊期: 2011- 03
-
Notch1信号系统与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重塑障碍
目的探讨Notch1信号系统在抑郁海马神经再生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行为学评分相近的68只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对照组、对照+氟西汀组、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组,CUMS+氟西汀组,每组17只.应用CUMS建立抑郁模型后进行行为学评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存活;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测定Notchl信号通路各个因子(NIC......
作者:隋毓秀;张志珺;郭怡菁;孙奕 刊期: 2011- 03
-
中国大陆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奥氮平治疗引起体质量增加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中国大陆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奥氮平治疗期间体质量增加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事后分析方法,对1项多国家及地区关于奥氮平治疗的观察性研究中国大陆地区3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奥氮平治疗6个月,中国大陆地区患者平均体质量增加(4.5±4.0)kg,145例(47.2%)患者出现有临床意义的体质量增加(CSWG);其中,94例(29.6%)患者在治疗2个月后出现早期CSWG,其6个......
作者:昂秋青;唐济生;赵靖平;胡建;江开达;李惠春;李鸣;王刚;王高华;谢世平;杨甫德;张晋碚;Pritibha Singh;Susanna Holt;Tamás Treuer 刊期: 2011- 03
-
精神分裂症早发患者脑白质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目的分析发病年龄......
作者:魏钦令;康庄;韩自力;张晋碚;国效峰;李雷俊;郑俩荣;赵靖平 刊期: 2011- 03
-
文拉法辛对慢性轻度应激鼠海马基因表达的基因芯片研究
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文拉法辛作用相关基因.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8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文拉法辛+应激组和生理盐水+应激组,每组各6只.正常对照组除特别说明外,不进行任何干预;应激组采用慢性轻度应激法制造抑郁症大鼠模型;实验第5~8周,对应激组分别给予文拉法辛[2.5mg/(kg·d)]和生理盐水干预.每周进行体质量和糖水摄入量测定.第8周末处死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取3只文拉法辛+应激组......
作者:郭晓云;崔东红;傅迎美;俞瑾;吴根诚;江三多;翁史旻;张燃;江开达 刊期: 2011- 03
-
拉莫三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抑郁及重性抑郁症耐受性与敏感性的文献分析
目的分析拉莫三嗪在精神分裂症、双相抑郁和重性抑郁症急性期治疗中耐受性与敏感性.方法选择符合急性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关于拉莫三嗪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双相抑郁和重性抑郁症的临床试验进行分析;以不良事件引起治疗终止发生率为拉莫三嗪的耐受性指标,以皮疹和头痛为敏感性指标.分别计算拉莫三嗪(200mg/d)事件发生率相对于安慰剂事件发生率增加(ARI),以及拉莫三嗪(200mg/d)治疗相对于安慰剂......
作者:汪作为;方贻儒;GAO Ke-ming;张少平;Joseph R.Calabrese 刊期: 2011- 03
-
度洛西汀和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电刺激痛觉诱发电位P250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药理机制的抗抑郁对抑郁症患者电刺激痛觉诱发电位P250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不伴疼痛的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30例,口服度洛西汀60mg/d)和西酞普兰组(30例,口服西酞普兰20~40mg/d)治疗,并于治疗前、治疗第2周末测定电刺激痛觉诱发电位P250,与对照组(30名,正常健康人)进行比较;对度洛西汀组和西酞普兰组P250下降率与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
作者:徐乐平;纪菊英;宋梓祥;祝育青;孙剑;王焕林 刊期: 2011- 03
-
生殖激素水平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所致月经延迟的影响
目的探讨服用利培酮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月经延迟的危险因素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将未接受抗精神病药治疗、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常规服用利培酮治疗8周后出现月经延迟>4周的31例患者(研究组)和月经仍然规律的32例患者(对照组),于治疗前1d和治疗第8周末检测血清生殖激素含量,并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精神症状进行评定,将所得数......
作者:陈海支;钱敏才;沈鑫华;杨胜良;沈仲夏;宋娟芬;杨剑虹;那万秋;宋宝华;费小聪;任丽华;夏青春 刊期: 2011- 03
-
利培酮所致粒细胞减少一例
患者女,20岁,无业.患者于2008年下半年不明原因缓起自笑,喃喃自语,有时对空谩骂,眠差.曾于当年在黄冈康泰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予利培酮4mg/d治疗约6个月.疗效好转.因问断服药,2个月后患者病情逐渐加重,表现自语,自笑,不与人交往,发呆,生活懒散,睡眠差,经常外跑由民警送回家.家人于2010年11月16日将其送入我院住院治疗.体格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精神检查:意识清......
作者:张小智 刊期: 2011- 03
动态资讯
- 1 进一步促进事件相关电位研究在我国的发展
- 2 不同预后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成分的研究
- 3 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分析
- 4 强迫症患者脑白质完整性的弥散张量研究
- 5 利培酮与舒必利对精神分裂症男性老年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影响的对照研究
- 6 儿童孤独症的脑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 7 精神药物中毒的快速定性检测
- 8 佐匹克隆及三唑仑对失眠症患者多导睡眠图影响的研究
- 9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A亚单位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连锁分析
- 10 单相和双相抑郁障碍患者睡眠特征及其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 11 吸烟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和临床症状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
- 12 碳酸锂与丙戊酸钠药物浓度相互影响的临床观察
- 13 2015年全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现状分析
- 14 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DISC1基因rs821597多态性与神经系统软体征的相关分析
- 15 晚发性抑郁症和轻度认知障碍及阿尔茨海默病的关联
- 16 双相障碍稳定期患者认知损害的性别差异
- 17 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Penta D和Penta E与主动攻击行为的关联研究
- 18 大动脉炎所致精神障碍一例
- 19 应用抗抑郁药早期的脑电功率变化对疗效的预测
- 20 强迫障碍药物循证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