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精神科杂志》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疾病专业性学术刊物,报道有关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基础理论方面新的或更深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反映我国精神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主要以广大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本刊实行同行审稿制。 本刊是国内核心期刊之一,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录用。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审读优秀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精品期刊、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等。影响因子连续多年在国内精神科学术期刊内排名领先。 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病例报告、临床病理(例)讨论、新技术、新理论、学术会议纪要、指南、方案和标准、学术讨论、综述、讲座、专题笔谈、国内外学术动态以及学术活动消息等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本刊64页,单价25元。统一刊号CN11-3661/R,邮发代号2-69。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精神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661/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61/R
邮发代号: 2-6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华精神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3661/R
- 国内刊号:11-366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六种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比较
目的探讨6种常用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307例符合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随机分为6组,分别使用艾司西酞普兰[剂量5~20mg/d,6周末平均剂量(12.74±4.17)mg/d]、文拉法辛[75~225mg/d,6周末平均剂量(144.75±39.81)mg/d]、度洛西汀(固定剂量60md)、米氮平[7.5~45.0mg/d,6周末平均剂量(28.94±8.92)mg......
作者:钱敏才;沈鑫华;钮富荣;孙菊水;朱毅平;郭玮刚;王春生;杨剑虹;林敏;任列 刊期: 2012- 04
-
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同胞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目的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同胞是否存在类似的脑白质完整性异常.方法采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扫描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患者的健康同胞(同胞组)和健康对照(对照组)的全脑,用基于体素的分析方法比较3组的白质纤维分数各向异性(fractionalanisotropy,FA)值.结果在左侧前额叶和海马区,患者组(左侧前额叶:0.303±0.006,海马:0.310±0.O05)和同胞组(左侧前额叶:0......
作者:郝以辉;闫强;刘海洪;徐林;薛志敏;宋学勤;Yoshio Kaneko;蒋田仔;刘哲宁;单保慈 刊期: 2012- 04
-
双相障碍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外周血mRNA和蛋白表达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外周血mRNA表达和血清蛋白水平与双相障碍、双相躁狂和双相抑郁的关系.方法应用TaqMan探针及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并比较双相障碍组(61例)、双相躁狂组(29例)、双相抑郁组(32例)和对照组(61名)外周血白细胞BDNF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血清BDNF浓度;应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
作者:李则挚;汪作为;禹顺英;吴志国;张晨;洪武;苑成梅;黄佳;林治光;易正辉;陈俊;方贻儒 刊期: 2012- 04
-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面孔识别能力及其与失言识别和执行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面孔识别能力及其与失言识别能力和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面孔识别任务(SFRT)、失言识别测试(FPT)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对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相匹配57例门诊和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及5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自我面孔识别能力、失言识别能力和执行功能进行测试;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比较自我面孔识别能力与失言识别能力和执行功能的相关性.结......
作者:常荷;董毅;汪觊;熊祖伦;张晓倩;章龙泽;张爱国;方文梅;周应基;李慧;孙正 刊期: 2012- 04
-
艾司西酞普兰对慢性应激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外显子表达及DNA甲基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成年慢性应激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不同外显子表达及DNA甲基化的影响.方法以慢性不可预测温和应激(chronicunpredictablemildstress,CUMS)建立应激抑郁模型并予艾司西酞普兰干预.56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CUMS+水组、CUMS+药组、对照+水组及对照+药组,每组14只,以蔗糖水偏好试验评估大鼠抑郁样行......
作者:李磊;张向荣;张志珺;王迎新 刊期: 2012- 04
-
多领域认知训练对社区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索多领域认知训练对社区轻度认知障碍(MCI)老年人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20例研究对象按照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干预组进行12周多领域认知训练,2次/周,60min/次;干预前后采用可重复的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量(RBANS)、视觉匹配与推理测验、stroop字色干扰测验(CWST)、彩色数字连线测验(TMT)评定2组的认知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1)干预前:干预组......
作者:成燕;冯威;张旭;申远;李清伟;李春波;吴文源 刊期: 2012- 04
-
2006年我国十省市抗精神病药联合用药情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2006年我国10个省市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联合用药的现状,并初步研究其影响因素.方法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各省分为5个经济发展等级,以一定的抽样比例,选择10个省市的41所精神病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的5898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于2006年5月22-28日使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抗精神病药治疗现况调查.结果(1)4306例(73.0%)患者单独使用1种抗精神病药,其中74......
作者:张云淑;司天梅;栗克清 刊期: 2012- 04
-
以类躁狂综合征为首次发病症状的麻痹性痴呆一例
患者男,36岁,已婚,农民.2011年7月25日家属发现患者流口水、干活慢、反应迟钝,讲话口齿模糊,当时到涟水县医院门诊查头颅CT示:脑萎缩.2011年7月26日转到南京脑科医院门诊,查头颅磁共振示:可疑颞叶萎缩;脑电图检查结果正常.予以胞磷胆碱钠、三七通舒胶囊、心脑欣胶囊口服后,家人认为患者流口水现象消失、讲话口齿好转.......
作者:石文杰;王从杰;张志艳;胡筱峰 刊期: 2012- 04
-
快动眼睡眠相关窦性心律不齐一例
患者男,17岁.因发作性夜间喊叫偶伴心前区不适感7年余来我院就诊.2003年夏,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夜间叫喊伴上肢挥动,表情痛苦,但患者通常无记忆,偶能醒来,则感觉有脏东西自胃部涌向心脏,好似心脏裂开了,十分难受,起床后仍可感到胸前区不适.患者睡眠时间为0:00-8:00,发作时间通常为2:00-6:00,发作频率不固定(3~5d发作1次至1d发作3~5次),天热时较频繁.......
作者:李雪丽;张斌 刊期: 2012- 04
-
嗜睡-贪食综合征一例
患者男,17岁.因急性发病,疑心被害,行为异常8d,于2011年9月21日入我院治疗.患者于2011年9月14日在部队集体训练跑步时,突然停下来要打人、骂人,说有鬼,有人要杀他等,此后几天一直不出操,整天躺在床上睡觉,在房内大小便.因疑有精神疾病而送入院.个人史:足月顺产,生长发育正常,性格较活泼.家族史:精神疾病家族史阴性,无癫痫及遗传病史.......
作者:陈汉华 刊期: 2012- 04
动态资讯
- 1 东莨菪碱抗抑郁作用研究进展
- 2 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
- 3 抑郁症临床治愈和用药实践问题的提出
- 4 山东省18岁及其以上人群睡眠质量的现况调查
- 5 不同年龄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与多巴胺D2、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
- 6 改良电休克治疗在高龄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
- 7 S100B蛋白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
- 8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Stroop效应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 9 抑郁症快感缺失的神经环路基础研究
- 10 抑郁症临床常见躯体症状的启示
- 11 《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2000年论著引文分析
- 12 精神疾病患者出院后死亡11例分析
- 13 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小板腺苷A2a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 14 小胶质细胞显像原理及其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
- 15 精神分裂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与临床症状关系的研究
- 16 抑郁症的影像遗传学研究进展
- 17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学基础与临床分会第八届学术会议纪要
- 18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生物学机制研究
- 19 ICD-11精神与行为障碍(草案)关于精神分裂症和其他原发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进展
- 20 关于《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