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精神科杂志》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疾病专业性学术刊物,报道有关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基础理论方面新的或更深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反映我国精神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主要以广大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本刊实行同行审稿制。 本刊是国内核心期刊之一,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录用。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审读优秀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精品期刊、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等。影响因子连续多年在国内精神科学术期刊内排名领先。 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病例报告、临床病理(例)讨论、新技术、新理论、学术会议纪要、指南、方案和标准、学术讨论、综述、讲座、专题笔谈、国内外学术动态以及学术活动消息等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本刊64页,单价25元。统一刊号CN11-3661/R,邮发代号2-69。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精神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661/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61/R
邮发代号: 2-6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华精神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3661/R
- 国内刊号:11-366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前联合的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研究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前联合白质结构的完整性,探索其与精神分裂症症状间的关系.方法对24例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患者组)、29名健康者(对照组)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扫描,使用纤维束追踪的方法重建前联合纤维,并研究前联合白质结构连接异常与精神病性症状间的关系.结果患者组前联合平均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anisotropy,F......
作者:赵可;王强;邓伟;李名立;韩媛媛;林鄞;丁蕾;李寅飞;李涛 刊期: 2014- 03
-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研究
目的运用fMRI方法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级亲属在静息状态下的脑功能特点.方法招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未患病的生物学父亲或母亲55名(父母组),以年龄、性别及教育程度与之基本匹配的健康人29名为对照(对照组),由经验丰富的精神科医生对被试者进行非结构性访谈.被试者进行静息状态下全脑fMRI,采用低频振幅作为测量指标,比较父母组与对照组之间的静息脑功能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父母组低频振幅减弱的脑区主......
作者:田霖;阎浩;赵强;张云彪;岳伟华;张岱 刊期: 2014- 03
-
精神分裂症患者听感觉门控抑制功能的脑磁图研究
目的利用脑磁图技术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听感觉门控抑制功能的神经机制.方法对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20名年龄、性别、受教育时间均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用听觉条件(S1)-测试(S2)刺激范式,用脑磁图设备记录刺激后产生的感觉门控相关的听觉诱发磁场M50、M100、M200,并将脑磁图资料叠加到MRI以获得磁源性影像.以S2强度与S1强度的比值表示感觉门控功能的缺失程度,分别记作M50......
作者:王颖;冯毅刚;贾艳滨;谢艳萍;钟舒明;汪文胜;管玉芳;朱丹;黄力 刊期: 2014- 03
-
苯丙胺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冲动性和认知决策能力研究
目的了解苯内胺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冲动性特点和认知决策能力,以及抗精神病药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对100例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病例组)进行抗精神病药治疗4周,采用Barratt冲动性量表(BIS)、Buss攻击性量表(BAS)和爱衙华博弈测验(IGT)于治疗前后分别评估其冲动攻击性和认知决策能力,并与100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比较;采用单一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重复......
作者:苏中华;王会;赵晓丹;徐芳芳;郝伟 刊期: 2014- 03
-
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后扣带回功能连接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目的探讨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后扣带回相关的静息脑功能连接网络与对照的差异.方法选取年龄、教育程度相匹配的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缺陷组)、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非缺陷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各30例男性,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以后扣带回为种子点,与全脑其他区域进行基于体素相关分析,比较3组间后扣带回功能连接网络变化.结果排除头动因素后,缺陷组27例、非缺陷组26例、对照组25名纳入分析:(1)......
作者:唐小伟;耿德勤;沙维伟;张晓斌 刊期: 2014- 03
-
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认知行为治疗前后的脑激活强度
目的通过比较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功能影像学变化,初步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神经作用机制.方法对首次发病未服药的抑郁症患者(患者组,13例)和健康对照者(对照组,13名)进行fMRI扫描,患者组在6周的认知行为治疗后再行fMRI扫描;所有被试在扫描中需完成一个含中性、正性、负性表情的性别判断任务;采用SPM8软件进行fMRI数据处理,检测负性及正性条件下的脑激活强度.结果负性表情刺激下,治疗前......
作者:谭雅容;王阳;王纯;张宁;肖朝勇;曹瑞想;高帅;杨娟;李鸿磊 刊期: 2014- 03
-
伴焦虑强迫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前额叶血红蛋白浓度变化的近红外光图谱分析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unctionalnear-infraredspectroscopy,fNIRS)研究综合医院精神科有焦虑和强迫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前额叶功能激活的特点.方法采用fNIRS测量比较30例抑郁症患者(患者组)和30名对照(对照组)在执行语义言语流畅任务(verbalfluencytask,VFT)时前额叶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利用HAMD、HAMA、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
作者:刘晓敏;张小芊;徐波;申晨煜;史璐洁;马湘雲;任夏瑾;孙高翔;冯坤 刊期: 2014- 03
-
精神分裂症患者超剂量服用氯丙嗪致全身色素沉着一例
患者男,59岁.2012年4月因办理残疾证明来我院就诊.1991年3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夜眠差,孤僻,生活懒散,行为怪异,自语,于黑龙江省精神病防治院住院治疗,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2版)》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予氯丙嗪100~400mg/d治疗1年余,以显著好转出院.出院后间断服用氯丙嗪治疗,具体剂量不详,病情时有波动.1995年7月,因儿子意外溺水身亡,病情复发,采用氯丙嗪100~......
作者:马连华 刊期: 2014- 03
-
小剂量奥氮平片致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持续低血压一例
患者女,35岁,已婚.因急起空闻人语、猜疑、眠差1个月余入我院治疗.患者于2013年5月中旬无明显诱因急性起病,主要表现猜疑,认为丈夫在外面有女人,并且这个女人经常在她吃的东西里下毒,为此,经常不吃饭,发脾气,与丈夫吵闹;常常凭空听到有人议论她,讲她的坏话,晚上不睡觉,在阳台听谁在讲她,劝说无效.家人无法管理送我院求治,门诊以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收住院治疗.既往史、个人史无殊,家族史阴性.......
作者:陈海支;费小聪;祖鑫 刊期: 2014- 03
-
氯胺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进展与机制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我国抑郁症的患病率虽然较西方国家略低,但终生患病率仍然高达5.3%[1].现有的抑郁症治疗药物大多作用于单胺递质系统,但起效往往较慢,且疗效不尽如人意,尤其对于伴有自杀倾向的患者这一问题更显突出[2].因此研究者不断对作用其他递质系统的抗抑郁药进行探索,其中作用于谷胺酸系统的氯胺酮近年来受到重视.我们对氯胺酮在难治性抑郁症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马云;毛佩贤;任艳萍;汤宜朗;马辛 刊期: 2014- 03
动态资讯
- 1 新型抗精神病药对血糖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 2 新型抗精神病药帕利哌酮缓释剂
- 3 应重视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的感受
- 4 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双相Ⅰ型障碍急性躁狂发作的多中心双盲对照研究
- 5 复方磷酸可待因糖浆成瘾所致精神障碍一例
- 6 碘海醇致急性精神障碍三例
- 7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视觉引导眼跳中速度非对称性与眼跳幅度的相关分析
- 8 白介素-1β基因多态性及核因子-kB对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血清白介素-1β水平的影响
- 9 心理援助热线来电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
- 10 抑郁首次发作患者感觉门控P50的研究
- 11 社区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征象的研究
- 12 经颅超声刺激治疗抑郁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13 氧化应激与焦虑
- 14 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
- 15 度洛西汀和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电刺激痛觉诱发电位P250的影响
- 16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陈述性记忆损害与岛叶关系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 17 精神分裂症患者致炎性细胞因子和酪氨酸羟化酶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
- 18 条件性恐惧消退过程中大鼠边缘下区突触素和神经细胞黏附分子的变化
- 19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认知功能有关
- 20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