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精神科杂志》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疾病专业性学术刊物,报道有关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基础理论方面新的或更深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反映我国精神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主要以广大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本刊实行同行审稿制。 本刊是国内核心期刊之一,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录用。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审读优秀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精品期刊、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等。影响因子连续多年在国内精神科学术期刊内排名领先。 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病例报告、临床病理(例)讨论、新技术、新理论、学术会议纪要、指南、方案和标准、学术讨论、综述、讲座、专题笔谈、国内外学术动态以及学术活动消息等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本刊64页,单价25元。统一刊号CN11-3661/R,邮发代号2-69。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精神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661/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61/R

邮发代号: 2-6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精神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精神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3661/R
  • 国内刊号:11-366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精神科杂志2016年第6期文章
  • 精神分裂症患者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中断治疗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旨在从人口学特征、疾病症状和药物治疗等角度探讨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方法本研究为随访期1年的自然状态下的纵向研究,于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连续纳入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56例。收集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并进行1年随访观察,以观察期内患者拒绝/停止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即中断治疗)作为结局事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的方法分......

    作者:梅其一;陈魁;沈建红;张广亚;杨勇;胡颖萃 刊期: 2016- 06

  • 奥氮平引起的代谢异常相关指标与TCF7L2基因表达的关联研究

    目的:探讨奥氮平引起的代谢异常相关指标与TCF7L2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将30只成年雄性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奥氮平组、奥氮平+二甲双胍组、安慰剂组,每组10只。奥氮平组予以奥氮平4mg·kg-1·d-1灌胃,奥氮平+二甲双胍组给予奥氮平4mg·kg-1·d-1和二甲双胍缓释片150mg·kg-1·d-1干预,安慰剂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8周。于基线及第8周末测体重、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以及口服葡萄......

    作者:李然然;欧建君;黎黎;荆智慧;赵靖平;吴仁容 刊期: 2016- 06

  • 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心理推测能力受损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心理推测能力受损情况及与临床症状的相关关系。方法2014年4月1日至2015年3月30日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门诊采用方便入组的方法,共纳入27例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超高危组);同期在社区招募健康志愿者25名(对照组)。采用精神病风险综合征定式访谈(StructuredInterviewforProdromalSyndromes,SIPS)、PANSS、错误信念任务、失......

    作者:郑敏婕;蒲城城;于欣;石川 刊期: 2016- 06

  • 中华精神科杂志2016年第49卷主题词索引

    阿尔茨海默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特征分析(吴章英,钟笑梅,陈辛茹等)(3):175阿尔茨海默病伴抑郁症状患者脑弥散张量成像研究(郭忠伟,曹玉林,魏福全等)(5):275......

    作者: 刊期: 2016- 06

  • 中国强迫症防治指南2016(精编版)

    强迫症是一种终身患病率较高的精神障碍,DSM-Ⅲ和DSM-Ⅳ中将强迫症归类于焦虑障碍谱系中,命名为强迫性焦虑障碍;ICD-10中将其归于“神经症、应激相关障碍和躯体形式障碍”,命名为“强迫性障碍”。在2013年出版的DSM-5中,强迫症的诊断分类变化大,强迫症从焦虑障碍中被分离出来,与躯体变形障碍、拔毛症、囤积障碍和抓痕障碍组成一个独立的疾病分类--“强迫及相关障碍”。强迫症的核心特征是持续的强迫......

    作者: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中国强迫症防治指南》编写组 刊期: 2016- 06